發表於 : 週五 11月 16, 2001 10:32 pm
[轉貼的]
我從一位鄉下的遠房親戚那兒弄來了一疊厚厚的資料,
據說是我們家族一位唐朝的祖先留下來的遺物。
親戚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不能弄壞,更也不能弄丟,
否則祖宗的在天之靈饒不了他。
我小心地打開了一這堆紙,一陣陳年累月的霉味便直串我的鼻孔,
令人作嘔。
從紙質來看似乎已有千百年的歷史了,黃色的宣紙,
如同那種祭祀死人的放在火裡燒化的紙張。
這紙張很脆,有種一碰就要碎成粉末的感覺,我極其小心地掀動著,
於是我的整個房間都被這種古老的氛圍纏繞著了。
全是書信,一封又一封,那種直版的從上到下,從右到左的楷書。
非常美的毛筆字,既不像顏體,更不是柳體,而是一種我從未見過的風格,
也陶o種風格早已失傳了吧。
但這美麗的楷書像是一個女孩子寫的,不會是我的那位祖先吧,或閉O他的夫人,
甚至是情人?不,我細細地看才發現不是,這是一個男人寫的,三十多歲的男人。
他的字跡既綿軟又不失瀟灑,但我能隱隱約約地看出一種奇怪的氣氛,
從他的字裡行間,從他的每一撇,每一捺,都深深地潛藏著一種──恐懼。
是的,我是經過了整整一天才看出來的,這種恐懼隱藏地很深,
我當時沒有看信的具體內容,我隻是從他的筆跡中才悟出了什麼。
我仿佛可以感覺到,他在寫信的時候,渾身都充滿了一種驚恐,
從他的周圍,也從他的內心深處。
但他的手並沒有像普通人那樣發抖,他的筆觸依然有力,
隻是在毛筆尖上蘊藏了些釭煽H意,冰冷的寒意,也野L自己都沒有發覺。
這不是我的那位先祖寫的,是另一個人寫給我的先祖的信。
全都是文言文,我嘗試著把第一封信翻譯成了現代白話文。
“進德吾兄:
從長安一別已經十年了吧。我現在才突然給你來信,請不要見怪。
你知道,朝廷賞賜給我一棟豪華的宅邸在長安,以及關中的千頃良田,
和江淮節度使的官職。可我從第一天起就辭官不做了,我離開了豪宅與良田,
獨自一人回到了坤州,住在當年我的刺史宅邸裡。
一晃十年就過去了,我獨自一人,孤獨地虛度年華。
我時常回想起當年安史賊黨作亂之際,我是坤州的刺史,你在我麾下為將,
你我死守坤州三年,使史思明的數萬大軍始終無法陷坤州而下江淮。
最終我們等來了援兵,立下了大奶@件。
進德兄,我越來越想念你們,和當年與我一同出生入死的官兵們。
這次給你寫信,就是想告訴你一件事───我家正在鬧鬼。
段路 ”
我沒有想到,我的這位叫“進德”的祖先原來還是安史之亂中唐朝的一員大將,
與這位叫“段路”的刺史一同死守坤州。但問題是,我的歷史知識告訴我,
根本就沒有坤州這座城池,在安史之亂中,也從沒有過“段路”死守坤州這麼
一檔子事。
我有些疑惑,於是打電話給我的另一位遠房堂兄,他是我們家族中最有學問的人,
目前在攻讀歷史研究生。
他在電話裡聽到了我的提問,然後他沉默了半晌,才慢慢地說:
“是的,你現在看的這疊信我在一年前也看過,我立刻就完全地陷了進去,
我查找了各種資料,甚至到安徽與江蘇的北部做過實地考察,但另我失望的是,
沒有,什麼都沒有,也鳥
我從一位鄉下的遠房親戚那兒弄來了一疊厚厚的資料,
據說是我們家族一位唐朝的祖先留下來的遺物。
親戚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不能弄壞,更也不能弄丟,
否則祖宗的在天之靈饒不了他。
我小心地打開了一這堆紙,一陣陳年累月的霉味便直串我的鼻孔,
令人作嘔。
從紙質來看似乎已有千百年的歷史了,黃色的宣紙,
如同那種祭祀死人的放在火裡燒化的紙張。
這紙張很脆,有種一碰就要碎成粉末的感覺,我極其小心地掀動著,
於是我的整個房間都被這種古老的氛圍纏繞著了。
全是書信,一封又一封,那種直版的從上到下,從右到左的楷書。
非常美的毛筆字,既不像顏體,更不是柳體,而是一種我從未見過的風格,
也陶o種風格早已失傳了吧。
但這美麗的楷書像是一個女孩子寫的,不會是我的那位祖先吧,或閉O他的夫人,
甚至是情人?不,我細細地看才發現不是,這是一個男人寫的,三十多歲的男人。
他的字跡既綿軟又不失瀟灑,但我能隱隱約約地看出一種奇怪的氣氛,
從他的字裡行間,從他的每一撇,每一捺,都深深地潛藏著一種──恐懼。
是的,我是經過了整整一天才看出來的,這種恐懼隱藏地很深,
我當時沒有看信的具體內容,我隻是從他的筆跡中才悟出了什麼。
我仿佛可以感覺到,他在寫信的時候,渾身都充滿了一種驚恐,
從他的周圍,也從他的內心深處。
但他的手並沒有像普通人那樣發抖,他的筆觸依然有力,
隻是在毛筆尖上蘊藏了些釭煽H意,冰冷的寒意,也野L自己都沒有發覺。
這不是我的那位先祖寫的,是另一個人寫給我的先祖的信。
全都是文言文,我嘗試著把第一封信翻譯成了現代白話文。
“進德吾兄:
從長安一別已經十年了吧。我現在才突然給你來信,請不要見怪。
你知道,朝廷賞賜給我一棟豪華的宅邸在長安,以及關中的千頃良田,
和江淮節度使的官職。可我從第一天起就辭官不做了,我離開了豪宅與良田,
獨自一人回到了坤州,住在當年我的刺史宅邸裡。
一晃十年就過去了,我獨自一人,孤獨地虛度年華。
我時常回想起當年安史賊黨作亂之際,我是坤州的刺史,你在我麾下為將,
你我死守坤州三年,使史思明的數萬大軍始終無法陷坤州而下江淮。
最終我們等來了援兵,立下了大奶@件。
進德兄,我越來越想念你們,和當年與我一同出生入死的官兵們。
這次給你寫信,就是想告訴你一件事───我家正在鬧鬼。
段路 ”
我沒有想到,我的這位叫“進德”的祖先原來還是安史之亂中唐朝的一員大將,
與這位叫“段路”的刺史一同死守坤州。但問題是,我的歷史知識告訴我,
根本就沒有坤州這座城池,在安史之亂中,也從沒有過“段路”死守坤州這麼
一檔子事。
我有些疑惑,於是打電話給我的另一位遠房堂兄,他是我們家族中最有學問的人,
目前在攻讀歷史研究生。
他在電話裡聽到了我的提問,然後他沉默了半晌,才慢慢地說:
“是的,你現在看的這疊信我在一年前也看過,我立刻就完全地陷了進去,
我查找了各種資料,甚至到安徽與江蘇的北部做過實地考察,但另我失望的是,
沒有,什麼都沒有,也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