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八十七 李斯列傳 第二十七

版主: jiunn辰仔(str)arashi

回覆文章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六 5月 31, 2003 9:50 pm

然則夫所貴於有天下者,豈欲苦形勞神,身處逆旅之宿,口食監門之養,手持臣虜

之作哉?此不肖人之所勉也,非賢者之所務也。彼賢人之有天下也,專用天下適己而已
矣,此所貴於有天下也。夫所謂賢人者,必能安天下而治萬民,今身且不能利,將惡能
治天下哉!故吾願賜志廣欲,長享天下而無害,為之柰何?”李斯子由為三川守,鏦盜
吳廣等西略地,過去弗能禁。章邯以破逐廣等兵,使者覆案三川相屬,誚讓斯居三公位,
如何令盜如此。
李斯恐懼,重爵祿,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以書對曰:

注 集解徐廣曰:“採,一名櫟。一作‘柞’。”索隱採,木名,即今之櫟木。
注 索隱粢音資。 音郎葛反。粢者,稷也。 者,□粟飯也。
注 集解徐廣曰:“一作‘溜’。? 注 集解音刑。
注 集解徐廣曰:“觳音學。觳,一作‘轂’,推也。”索隱觳音學。爾雅“觳,
盡也”。言監門下人飯猶不盡此。若徐氏雲“一作‘轂’。轂,推也”,則字宜作“較”。
鄒氏音角。
注 正義謂河之九曲,別為堤防。
注 集解徐廣曰:“致,一作‘放’。”
注 集解儳,膚毳皮。
夫賢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責之術者也。 督責之,則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
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義明,則天下賢不肖莫敢不盡力竭任以徇其君矣。是故主獨制於
天下而無所制也。能窮樂之極矣,賢明之主也,可不察焉!

注 索隱督者,察也。察其罪,責之以刑罰也。
故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 命之曰以天下為桎梏”者, 無他焉,不能督責,
而顧以其身勞於天下之民,若堯妳禹然,故謂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妳韓之明術,
行督責之道,專以天下自適也,而徒務苦形勞神,以身徇百姓,則是黔首之役,非畜天
下者也,何足貴哉!夫以人徇己,則己貴而人賤;
以己徇人,則己賤而人貴。故徇人者賤,而人所徇者貴,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凡古之所為尊賢者,為其貴也;而所為惡不肖者,為其賤也。而堯妳禹以身徇天下者也,
因隨而尊之,則亦失所為尊賢之心矣,夫可謂大繆矣。謂之為“桎梏”,不亦宜乎?不
能督責之過也。

注 索隱上音資二反,下音呼季反。恣睢猶放縱也。謂肆情縱恣也。
注 正義言有天下不能自縱恣督責,乃勞身於天下若堯妳禹,即以天下為桎梏於身
也。
故韓子曰:“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者,何也? 則能罰之加焉必也。故商君
之法,刑□灰於道者。 夫□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罰也。彼唯明主為能深督輕罪。
夫罪輕且督深,而況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是故韓子曰“布帛尋常,庸人不釋,
鑠金百溢,盜跖不搏”者, 非庸人之心重,尋常之利深,而盜跖之欲淺也;又不以盜
跖之行,為輕百鎰之重也。搏必隨手刑,則盜跖不搏百鎰;而罰不必行也,則庸人不釋
尋常。是故城高五丈,而樓季不輕犯也; 泰山之高百仞,而跛□牧其上。 夫樓季也
而難五丈之限,豈跛□也而易百仞之高哉?峭塹之勢異也。 明主聖王之所以能久處尊
位,長執重勢,而獨擅天下之利者,非有異道也,能獨斷而審督責,必深罰,故天下不
敢犯也。今不務所以不犯,而事慈母之所以敗子也,則亦不察於聖人之論矣。夫不能行
聖人之術,則舍為天下役何事哉?
可不哀邪!

注 索隱格,強
圖檔まつざか だいすけ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六 5月 31, 2003 9:50 pm

注 索隱稅駕猶解駕,言休息也。李斯言己今日富貴已極,然未知向後吉兇止泊在
何處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遊會稽,並海上,北抵琅邪。 丞相斯、中車府令趙高兼
行符璽令事,皆從。始皇有二十余子,長子扶蘇以數直諫上,上使監兵上郡, 蒙恬為
將。少子胡亥愛,請從,上許之。余子莫從。

注 正義今沂州。
注 正義上郡故城在綏州上縣東南五十裡。
注 集解辯士隱姓名,遺秦將章邯書曰“李斯為秦王死,廢十七兄而立今王”也。
然則二世是秦始皇第十八子。此書在善文中。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 病甚,令趙高為書賜公子扶蘇曰:“以兵屬蒙恬,與
喪會咸陽而葬。”書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書及璽皆在趙高所,獨子胡亥、丞相李
斯、趙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鏦臣皆莫知也。李斯以為上在外崩,無真太子,
故秘之。置始皇居溿溡車中, 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輒從溿溡車中可諸奏事。

注 正義沙丘台在邢州。
注 集解徐廣曰:“一作‘輜車’。”
注 集解文穎曰:“溿溡車如今喪□車也。”孟康曰:“如衣車,有窗牖,閉之則
溫,開之則涼,故名之‘溿溡車’也。”如淳曰:“溿溡車,其形廣大,有羽飾也。”
趙高因留所賜扶蘇璽書,而謂公子胡亥曰:“上崩,無詔封王諸子而獨賜長子書。
長子至,□立為皇帝,而子無尺寸之地,為之柰何?”胡亥曰:“固也。吾聞之,
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諸子,何可言者!”趙高曰:“不然。方今天下之
權,存亡在子與高及丞相耳,願子圖之。且夫臣人與見臣於人,制人與見制於人,豈可
同日道哉!”胡亥曰:“廢兄而立弟,是不義也;不奉父詔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
材譾, 強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傾危,社稷不血食。”高
曰:“臣聞湯、武殺其主,天下稱義焉,不為不忠。燱君殺其父,而燱國載其德,孔子
著之,不為不孝。夫大行不小謹,盛德不辭讓,鄉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故顧小而忘
大,後必有害;狐疑猶豫,後必有悔。斷而敢行,鬼神避之,後有成功。願子遂之!”
胡亥喟然嘆曰:“今大行未發,喪禮未終,豈宜以此事幹丞相哉!”趙高曰:“時乎時
乎,閑不及謀!贏糧躍馬,唯恐後時!”

注 集解史記音隱宰顯反。索隱音義雲宰殄反。劉氏音將淺反,則譾亦淺義。
古人語自有重輕,所以文字有異。
胡亥既然高之言,高曰:“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臣請為子與丞相謀之。”
高乃謂丞相斯曰:“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
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事將何如?”斯
曰:“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高曰:“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功高孰與
蒙恬?謀遠不失孰與蒙恬?無怨於天下孰與蒙恬?長子舊而信之孰與蒙恬?”斯曰:
“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責之何深也?”高曰:“高固內官之廝役也,幸得以刀筆之
文進入秦宮,管事二十余年,未嘗見秦免罷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誅亡。皇
帝二十余子,皆君之所知。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
終不懷通侯之印歸於鄉裡,明矣。高受詔教習胡亥,使學以法事數年矣,未嘗見過失。
慈仁篤厚,輕財重士,辯於心而 於口,盡禮敬士,秦之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為嗣。
君計而定之。”斯曰:“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詔,聽天之命,何慮之可定也?”高曰:

“安可危也,危可安也。安危不定,何以貴聖?”斯曰:“斯,上蔡閭巷布衣也,上幸
擢為丞相,封為通侯,子孫皆至尊位重祿者,故將以存亡安危屬臣也。豈可負哉!夫忠
臣不避死而庶幾, 孝子不勤勞而見危,人臣各守其職而已矣。
君其勿復言,將令斯得罪。”高曰:“蓋聞聖人遷徙無常,就變而從時,見末而知
本,觀指而?歸。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方今天下之權命懸於胡亥,高能得志焉。且
夫從外制中謂之惑,從下制上謂之賊。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搖動者萬物作, 此必然
之效也。君何見之晚?”斯曰:“吾聞晉易太子, 三世不安;齊桓兄弟爭位, 身死
為戮;紂殺親戚, 不聽諫者,國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廟不血食。斯其猶
人哉, 安足為謀!”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長久;中外若一,事無表裡。君聽臣之
計,□長有封侯,世世稱孤,必有喬鬆之壽,孔、墨之智。今釋此而不從,禍及子孫,
足以為寒心。善者因禍為福,君何處焉?”斯乃仰天而嘆,垂淚太息曰:“嗟乎!獨遭
亂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於是斯乃聽高。高乃報胡亥曰:“臣請奉太子之明命
以報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

注 索隱斯言忠臣之節,本不避死。言己今日亦庶幾盡忠不避死也。
注 索隱水搖者,謂冰泮而水動也,是春時而萬物皆生也。
注 正義謂廢申生,立奚齊也。
注 正義謂小白與公子糾。
注 正義謂殺比幹,囚箕子。
注 索隱言我今日猶是人,人道守順,豈能為逆謀。故下雲“安足與謀”。
於是乃相與謀,詐為受始皇詔丞相,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長子扶蘇曰:“朕
巡天下,禱祠名山諸神以延壽命。今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十萬以屯邊,十有余年矣,
不能進而前,士卒多鄉,無尺寸之功,乃反數上書直言誹謗我所為,以不得罷歸為太子,
日夜怨望。扶蘇為人子不孝,其賜劍以自裁!將軍恬與扶蘇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謀。
為人臣不忠,其賜死,以兵屬裨將王離。”封其書以皇帝璽,遣胡亥客奉書賜扶蘇於上
郡。
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
使臣將三十萬?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自殺,安知其非詐?
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使者數趣之。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
尚安復請!”□自殺。蒙恬不肯死,使者□以屬吏,系於陽周。

注 集解徐廣曰:“屬上郡。”正義陽周,寧州羅川縣之邑也。
使者還報,胡亥妳斯妳高大喜。至咸陽,發喪,太子立為二世皇帝。以趙高為郎中
令,常侍中用事。
二世燕居,乃召高與謀事,謂曰:“夫人生居世閑也,譬猶騁六驥過決隙也。吾既
已臨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窮心志之所樂,以安宗廟而樂萬姓,長有天下,終吾年
壽,其道可乎?”高曰:“此賢主之所能行也,而□亂主之所禁也。
臣請言之,不敢避斧鉞之誅,願陛下少留意焉。夫沙丘之謀,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
而諸公子盡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屬意怏怏皆不服,恐為變。
且蒙恬已死,蒙毅將兵居外,臣戰戰栗栗,唯恐不終。且陛下安得為此樂乎?”二世曰:
“為之柰何?”趙高曰:“嚴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誅,至收族,滅大臣而遠骨肉;
貧者富之,賤者貴之。盡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親信者近之。此則陰德歸陛下,
害除而奸謀塞,鏦臣莫不被潤澤,蒙厚德,陛下則高枕肆志寵樂矣。計莫出於此。”二
世然高之言,乃更為法律。
於是鏦臣諸公子有罪,輒下高,令鞠治之。殺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
圖檔まつざか だいすけ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六 5月 31, 2003 9:50 pm

注 正義在始皇十年。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裡奚於宛, 迎
蹇叔於宋, 來丕豹、公孫支於晉。 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
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
獲楚、魏之師,舉地千裡,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
北收上郡, 南取漢中, 包九夷,制鄢、郢, 東據成皋之險, 割膏腴之壤,遂散
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廢穰侯,逐華陽, 強公室,杜私
門,蠶食 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
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注 索隱秦本紀雲“晉獻公以百裡奚為秦穆公夫人媵於秦,奚亡走宛,楚鄙人執均?
是也。正義新序雲:“百裡奚,楚宛人,仕於虞,虞亡入秦,號五翼大夫也。”
注 索隱秦紀又雲“百裡奚謂穆公曰:‘臣不如臣友蹇叔,蹇叔賢而代莫知。’穆
公厚幣迎之,以為上大夫”。今雲“於宋”,未詳所出。正義括地志雲:“蹇叔,岐州
人也。時遊宋,故迎之於宋。”
注 索隱丕豹自晉奔秦,左氏傳有明文。公孫支,所謂子桑也,是秦大夫,而雲自
晉來,亦未見所出。正義括地志雲:“公孫支,岐州人,遊晉,後歸秦。”
注 索隱秦本紀穆公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裡,遂霸西戎。
此都言五子之功,故雲“並國二十”;或易為“十二”,誤也。
注 索隱案:惠王時張儀為相,請伐韓,下兵三川以臨二周。司馬錯請伐蜀,惠王
從之,果滅蜀。儀死後,武王欲通車三川,令甘茂拔宜陽。今並雲張儀者,以儀為秦相,
雖錯滅蜀,茂通三川,皆歸功於相,又三川是儀先請伐故也。
注 正義惠王十年,魏納上郡十五縣。
注 正義惠王十三年,攻楚漢中,取地六百裡。
注 索隱九夷□屬楚之夷也。地理志南郡江陵縣雲“故楚郢都”,又宜城縣雲“故
鄢”也。正義夷謂並巴蜀,收上郡,取漢中,伐義渠、丹?是也。九夷本東夷九種,此
言者,文體然也。
注 正義河南府泛水縣也。
注 集解徐廣曰:“華,一作‘葉’。”
注 索隱高誘注淮南子雲:“蠶食,盡無余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有隨、和之寶, 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 乘纖離之馬,
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 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
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燱之女不充後宮,而駿
良鎴瀤 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採。所以飾後宮充下陳 娛心意說
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 阿縞之衣,錦繡之飾 不進於
前,而隨俗雅化 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甕叩缶 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
*(目)*者,真秦之聲也;鄭、燱、桑閑、昭、虞、武、象者, 異國之樂也。今□擊甕
叩缶而就鄭燱,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
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
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注 正義昆岡在於闐國東北四百裡,其岡出玉。
注 正義括地志雲:“
圖檔まつざか だいすけ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史記卷八十七 李斯列傳 第二十七

文章 peter_zhong » 週六 5月 31, 2003 9:49 pm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年少時,為郡小吏, 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箴,近人犬,數
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
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注 索隱地理志汝南上蔡縣,雲“古蔡國,周武王弟叔度所封,至十八代平侯徙新
蔡”。二蔡皆屬汝南。後二代至昭侯,徙下蔡,屬沛,六國時為楚地,故曰楚上蔡。
注 索隱鄉小史。劉氏雲“掌鄉文書”。
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
入秦。辭於荀卿曰:“斯聞得時無怠,今萬乘方爭時,遊者主事。 今秦王欲吞天下,
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騖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 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
人面而能強行者耳。 故詬 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
非世 而惡利,自托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 故斯將西說秦王矣。”

注 索隱言萬乘爭雄之時,遊說者可以立功成名,當得典主事務也。劉氏雲“遊歷
諸侯,當覓強主以事之”,於文紆回,非也。
注 正義言秋時萬物成熟,今爭強時,亦說士成熟時。
注 索隱禽鹿猶禽獸也,言禽獸但知視肉而食之。莊子及蘇子曰:“人而不學,譬
之視肉而食。”楊子法言曰:“人而不學,如禽何異?”言不能遊說取榮貴,□如禽獸,
徒有人面而能強行耳。
注 正義呼後反,恥辱也。
注 索隱非者,譏也。所謂處士橫議也。
注 正義言譏世富貴,惡其榮利,自托於無為者,非士人之情,實力不能致此也。
至秦,會莊襄王卒,李斯乃求為秦相文信侯呂不韋舍人;不韋賢之,任以為郎。
李斯因以得說,說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幾也。 成大功者,在因瑕舋而遂忍之。
昔者秦穆公之霸,終不東並六國者,何也?諸侯尚?,周德未衰,故五伯迭興,更尊
周室。自秦孝公以來,周室卑微,諸侯相兼,關東為六國,秦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
今諸侯服秦,譬若郡縣。夫以秦之強,大王之賢,由嫚上騷除, 足以滅諸侯,成帝
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
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強,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秦王乃拜斯為
長史,聽其計,陰遣謀士 持金玉以遊說諸侯。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
者,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秦王乃使其良將隨其後。秦王拜斯為客卿。

注 索隱胥人猶胥吏,小人也。去猶失也。幾者,動之微。以言君子見幾而作,不
俟終日;小人不識動微之會,故每失時也。劉氏解幾為強,非也。
注 索隱言因諸侯有瑕舋,則忍心而翦除,故我將說秦以並天下。正義胥,相也。
幾謂察也。言關東六國與秦相敵者,君臣機密,並有瑕舋,可成大功,而遂忍之也。
注 正義秦孝公,惠文公,武王,昭王,孝文王,莊襄王。
注 集解徐廣曰:“騷音埽。”索隱騷音埽。言秦欲並天下,若炊婦埽除嫚上之不
淨,不足為難。
會韓人鄭國來閑秦,以作注溉渠, 已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
事秦者,大抵為其主遊閑於秦耳,請一切逐客。” 李斯議亦在逐中。
斯乃上書曰:

注 正義鄭國渠首起雍州雲陽縣西南二十五裡,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傍北山,東
注洛,三百余裡以溉田。又曰韓苦秦兵,而使水工鄭國閑秦作注溉渠,令費人工,不東
伐也。
注 索隱一切猶一例,言盡逐之也。言切者,譬若利刀之割,一運斤無不斷者。解
漢書者以一切為權時義,亦未為得也。
圖檔まつざか だいすけ

回覆文章

回到「Royal Knight公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