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雜篇﹒徐無鬼第二十四》

版主: jiunn辰仔(str)arashi

回覆文章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莊子﹒雜篇﹒徐無鬼第二十四》

文章 peter_zhong » 週日 6月 01, 2003 8:10 pm

徐無鬼因女商見魏武侯,武侯勞之曰:“先生病矣,苦於山林之勞
,故乃肯見於寡人。”徐無鬼曰:“我則勞於君,君有何勞於我!君
將盈耆欲,長好惡,則性命之情病矣;君將黜耆欲,牽好惡,則耳目
病矣。我將勞君,君有何勞於我!”武侯超然不對。少焉,徐無鬼曰
:“嘗語君吾相狗也:下之質,執飽而止,是貍德也;中之質,若視
日;上之質,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馬也。吾相馬:直者中繩
,曲者中鉤,方者中矩,圓者中規。是國馬也,而未若天下馬也。天
下馬有成材,若囗(左“血”右“ ”音xu4)若失,若喪其一。
若是者,超軼絕塵,不知其所。”武侯大悅而笑。徐無鬼出,女商曰
:“先生獨何以說吾君乎?吾所以說吾君者,橫說之則以《詩》、《
書》、《禮》、《樂》,從說則以《金板》、《六韜》,奉事而大有
功者不可為數,而吾君未嘗啟齒。今先生何以說吾君?使吾君說若此
乎?”徐無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馬耳。”女商曰:“若是乎?”
曰:“子不聞夫越之流人乎?去國數日,見其所知而喜;去國旬月,
見所嘗見於國中者喜;及期年也,見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
思人滋深乎?夫逃虛空者,藜囗(上“ ”下“翟”音diao4)
柱乎囗(左“鼠”右“生”音sheng1)鼬之徑,良位其空,聞
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況乎昆弟親戚之謦囗(左“亥”右“欠”音k
ai4)其側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kai4吾君之側乎!


徐無鬼見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囗(上“ ”下“予”
音xu4)栗,厭蔥韭,以賓寡人,久矣夫!今老邪?其欲幹酒肉之
味邪?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徐無鬼曰:“無鬼生於貧賤,未嘗
敢飲食君之酒肉,將來勞君也。”君曰:“何哉!奚勞寡人?”曰:
“勞君之神與形。”武侯曰:“何謂邪?”徐無鬼曰:“天地之養也
一,登高不可以為長,居下不可以為短。君獨為萬乘之主,以苦一國
之民,以養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許也。夫神者,好和而惡奸。夫奸
,病也,故勞之。唯君所病之何也?”武侯曰:“欲見先生久矣!吾
欲愛民而為義偃兵,其可乎?”徐無鬼曰:“不可。愛民,害民之始
也;為義偃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為之,則殆不成。凡成美,惡器
也。君雖為仁義,幾且偽哉!形固造形,成固有伐,變固外戰。君亦
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間,無徒驥於錙壇之宮,無藏逆於得,無以巧勝
人,無以謀勝人,無以戰勝人。夫殺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養吾
私與吾神者,其戰不知孰善?勝之惡乎在?君若勿已矣!修胸中之誠
以應天地之情而勿攖。夫民死已脫矣,君將惡乎用夫偃兵哉!

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為御,昌寓驂乘,張若、囗(左“
言”右“皆”)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至於襄城之野,七聖皆迷
,無所問塗。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
:“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黃帝曰:“異哉小
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小童曰:“
夫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遊於六合之內,予
適有瞀病,有長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車而遊於襄城之野。’今予病
少痊,予又且復遊於六合之外。夫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黃帝曰:“夫為天下者,則誠非吾子之事,雖然,請問為天下。”
小童辭。黃帝又問。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
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知士無思慮之變則不樂;辯士無談說之序則不樂;察士無凌誶之事
則不樂:皆囿於物者也。招世之士興朝;中民之士榮官;筋國之士矜
雅;勇敢之士奮患;兵革之士樂戰;枯槁之士宿名;法律之士廣治;
禮樂之士敬容;仁義之士貴際。農夫無草萊之事則不比;商賈無市井
之事則不比;庶人有旦暮之業則勸;百工有器械之巧則壯。錢財不積
則貪者憂,權勢不尤則夸者悲,勢物之徒樂變。遭時有所用,不能無
為也,此皆順比於歲,不物於易者也。馳其形性,潛之萬物,終身不
反,悲夫!

莊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謂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惠子
曰:“可。”莊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堯
也,可乎?”惠子曰:“可。”莊子曰:“然則儒墨楊秉四,與夫子
為五,果孰是邪?或者若魯遽者邪?其弟子曰:‘我得夫子之道矣!
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魯遽曰:‘是直以陽召陽,以陰召陰,非
吾所謂道也。吾示子乎吾道。’於是乎為之調瑟,廢一於堂,廢一於
室,鼓宮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夫或改調一弦,於五音無當也
,鼓之,二十五弦皆動,未始異於聲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惠
子曰︰“今乎儒墨楊秉,且方與我以辯,相拂以辭,相鎮以聲,而未
始吾非也,則奚若矣?”莊子曰:“齊人囗(左“足”右“商”音z
hi2)子於宋者,其命閽也不以完;其求囗(左“金”右“開”音
xing2)鐘也以束縛;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遺類矣!夫楚
人寄而zhi2閽者;夜半於無人之時而與舟人鬥,未始離於岑而足
以造於怨也。”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
使匠人囗(音zhuo2)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zhuo2之,
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
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zhuo2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管仲有病,桓公問之曰:“仲父之病病矣,可不諱雲,至於大病,
則寡人惡乎屬國而可?”管仲曰:“公誰欲與?”公曰:“鮑叔牙。
”曰:“不可。其為人潔廉,善士也;其於不己若者不比之;又一聞
人之過,終身不忘。使之治國,上且鉤乎君,下且逆乎民。其得罪於
君也將弗久矣!”公曰:“然則孰可?”對曰:“勿已則隰朋可。其
為人也,上忘而下畔,愧不若黃帝,而哀不己若者。以德分人謂之聖
;以財分人謂之賢。以賢臨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賢下人,未有不得
人者也。其於國有不聞也,其於家有不見也。勿已則隰朋可。”

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走,逃於深蓁。有
一狙焉,委蛇攫囗(“搔”字以“爪”代“虫”音zao3),見巧
乎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之,狙執死。王顧謂其友
顏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
!嗟乎!無以汝色驕人哉?”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以鋤其色,去樂辭
顯,三年而國人稱之。

南伯子綦隱幾而坐,仰天而噓。顏成子入見曰:“夫子,物之尤也
。形固可使若槁骸,心固可使若死灰乎?”曰:“吾嘗居山穴之中矣
。當是時也,田禾一睹我而齊國之眾三賀之。我必先之,彼故知之;
我必賣之,彼故鬻之。若我而不有之,彼惡得而知之?若我而不賣之
,彼惡得而鬻之?嗟乎!我悲人之自喪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

夫悲人之悲者;其後而日遠矣!“

仲尼之楚,楚王觴之。孫叔敖執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
“古之人乎!於此言已。”曰:“丘也聞不言之言矣,未之嘗言,於
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孫叔敖甘寢秉羽而郢人投兵
;丘願有喙三尺。”彼之謂不道之道,此之謂不言之辯。故德總乎道
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知
之所不能知者,辯不能舉也。名若儒墨而兇矣。故海不辭東流,大之
至也。聖人並包天地,澤及天下,而不知其誰氏。是故生無爵,死無
謚,實不聚,名不立,此之謂大人。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
賢,而況為大乎!夫為大不足以為大,而況為德乎!夫大備矣,莫若
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備矣!知大備者,無求,無失,無棄,不以物
易己也。反己而不窮,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誠!

子綦有八子,陳諸前,召九方囗(“甄”字以“欠”代“瓦”音y
in1)曰:“為我相吾子,孰為祥。”九方囗曰:“囗(左“木”
右“困”音kun3)也為祥。”子綦瞿然喜曰:“奚若?”曰:“
kun3也,將與國君同食以終其身。”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
為以至於是極也?”九方囗曰:“夫與國君同食,澤及三族,而況父
母乎!今夫子聞之而泣,是御福也。子則祥矣,父則不祥。”子綦曰
:“yin1,汝何足以識之。而kun3祥邪?盡於酒肉,入於鼻
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來!吾未嘗為牧而囗(左“ ”右“羊”音
zang1)生於奧,未嘗好田而鶉生於囗(上“ ”下“夭”音y
ao1),若勿怪,何邪?吾所與吾子遊者,遊於天地,吾與之邀樂
於天,吾與之邀食於地。吾不與之為事,不與之為謀,不與之為怪。
吾與之乘天地之誠而不以物與之相攖,吾與之一委蛇而不與之為事所
宜。今也然有世俗之償焉?凡有怪征者必有怪行。殆乎!非我與吾子
之罪,幾天與之也!吾是以泣也。”無幾何而使kun3之於燕,盜
得之於道,全而鬻之則難,不若刖之則易。於是乎刖而鬻之於齊,適
當渠公之街,然身食肉而終。

嚙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將逃堯。”曰:“奚謂邪?
”曰:“夫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為天下笑。後世其人與人相食與!夫
民不難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譽之則勸,致其所惡則散。愛利
出乎仁義,捐仁義者寡,利仁義者眾。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
乎禽貪者器。是以一人之斷制天下,譬之猶一囗(左“必”右“見”
音pie1)也。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
外乎賢者知之矣。”

有暖姝者,有濡需者,有卷婁者。所謂暖姝者,學一先生之言,則
暖暖姝姝而私自說也,自以為足矣,而未知未始有物也。是以謂暖姝
者也。濡需者,豕蝨是也,擇疏鬣長毛,自以為廣宮大囿。奎蹄曲隈
,乳間股腳,自以為安室利處。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煙火,而
己與豕俱焦也。此以域進,此以域退,此其所謂濡需者也。卷婁者,
舜也。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囗(“膻”字以“羊”代“月”
音shan4)也。舜有shan4行,百姓悅之,故三徙成都,至
鄧之虛而十有萬家。堯聞舜之賢,舉之童土之地,曰:“冀得其來之
澤。”舜舉乎童土之地,年齒長矣,聰明衰矣,而不得休歸,所謂卷
婁者也。是以神人惡眾至,眾至則不比,不比則不利也。故無所甚親
,無所甚疏,抱德煬和,以順天下,此謂真人。於蟻棄知,於魚得計
,於羊棄意。以目視目,以耳聽耳,以心復心。若然者,其平也繩,
其變也循。古之真人!以天待之,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

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藥也。其實堇也,桔
梗也,雞囗(上“廣”下“雍”音yong1)也,豕零也,是時為
帝者也,何可勝言!

句踐也以甲囗(左“木”右“盾”)三千棲於會稽,唯種也能知亡
之所以存,唯種也不知其身之所以愁。故曰:鴟目有所適,鶴脛有所
節,解之也悲。故曰:風之過,河也有損焉;日之過,河也有損焉;
請只風與日相與守河,而河以為未始其攖也,恃源而往者也。故水之
守土也審,影之守人也審,物之守物也審。故目之於明也殆,耳之於
聰也殆,心之於殉也殆,凡能其於府也殆,殆之成也不給改。禍之長
也茲萃,其反也緣功,其果也待久。而人以為己寶,不亦悲乎!故有
亡國戮民無已,不知問是也。故足之於地也踐,雖踐,恃其所不囗(
左“足”右“展”音nian3)而後善博也;人之知也少,雖少,
恃其所不知而後知天之所謂也。知大一,知大陰,知大目,知大均,
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大一通之,大陰解之,大目視之,
大均緣之,大方體之,大信稽之,大定持之。盡有天,循有照,冥有
樞,始有彼。則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其知之也似不知之也,不知而
後知之。其問之也,不可以有崖,而不可以無崖。頡滑有實,古今不
代,而不可以虧,則可不謂有大揚囗(“榷”字以“ ”代“木”音
que4)乎!闔不亦問是已,奚惑然為!以不惑解惑,復於不惑,
是尚大不惑。
圖檔まつざか だいすけ

回覆文章

回到「Royal Knight公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