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鎮
(一)
我一直想寫寫“江南小鎮”這個題目,但又難於下筆。江南小鎮太多了,真正值
得寫的是哪幾個呢?一一拆散了看,哪一個都構不成一種獨立的歷史名勝,能說的
話並不太多;然而如果把它們全躲開了,那就是躲開了一種再親昵不過的人文文化
,躲開了一種把自然與人情搭建得無比巧妙的生態環境,躲開了無數中國人心底的
思念與企盼,躲開了人生苦旅的起點和終點,實在是不應該的。
我到過的江南小鎮很多,閉眼就能想見,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
的石橋,傍河而築的民居,民居樓板底下就是水,石階的埠頭從樓板下一級級伸出
來,女人正在埠頭上浣洗,而離他們只有幾尺遠的烏蓬船上正升起一縷白白的炊煙
,炊煙穿過橋洞飄到對岸,對岸河邊有又低又寬的石欄,可坐可躺,幾位老人滿臉
寧靜地坐在那裏看著過往船隻比之于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河邊由吊腳樓組成的小鎮,
江南小鎮少了那種渾樸奇險,多了一點暢達平穩。它們的前邊沒有險灘,後邊沒有
荒漠,因此雖然幽僻卻談不上什厶氣勢;它們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終比較
滋潤的生活方式並沒有讓它們保留下多少廢墟和遺迹,因此也聽不出多少歷史的浩
歎;它們當然有過升沈榮辱,但實在也未曾擺出過太堂皇的場面,因此也不容易産
生類似于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之慨。總之,它們的歷史路程和現實風貌都顯得平
實而耐久,狹窄而悠久,就像經緯著它們的條條石板街道。
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想來想去,沒有比江南小鎮更足以成爲一種
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表徵的了。中國文人中很有一批人在入世受挫之後逃於佛、道,
但真正投身寺廟道觀的並不太多,而結廬荒山、獨釣寒江畢竟會帶來基本生活上的
一系列麻煩。“大隱隱於市”,最佳的隱潛方式莫過於躲在江南小鎮之中了。與顯
赫對峙的是常態,與官場對峙的是平民,比山林間的蓑草茂樹更有隱蔽力的是消失
在某個小鎮的平民百姓的常態生活中。山林間的隱蔽還保留和標榜著一種孤傲,而
孤傲的隱蔽終究是不誠懇的;小鎮街市間的隱蔽不僅不必故意地折磨和摧殘生命,
反而可以把日子過得十分舒適,讓生命熨貼在既清靜又方便的角落,幾乎能gou4把
自身由外到裏溶化掉,因此也就成了隱蔽的最高形態。說隱蔽也許過於狹隘了,反
正在我心目中,小橋流水人家,蓴鱸之思,都是一種宗教性的人生哲學的生態意象。
在庸常的忙碌中很容易把這種人生哲學淡忘,但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它就會産生
一種莫名的誘惑而讓人渴念。記得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期,我父親被無由關押,尚
未結婚的叔叔在安徽含冤自盡,我作爲長子,20來歲,如何掌持這個八口之家呢?
我所在的大學也是日夜風起雲湧,既不得安生又逃避不開,只得讓剛剛初中畢業的
大弟弟出海捕魚,貼補家用。大弟弟每隔多少天後上岸總是先與我連系,怯生生地
詢問家裏情況有無繼續惡化,然後才回家。家,家人還在,家的四壁還在,但在那
年月好像是完全暴露在露天中,時時準備遭受風雨的襲擊和路人的轟逐。在這種情
況下,我們這些大學畢業生又接到指令必須到軍墾農場繼續改造,去時先在吳江縣
松陵鎮整訓一段時間。那些天,天天排隊出操點名,接受長篇訓話,一律睡地鋪而
夥食又極其惡劣,大家內心明白,整訓完以後就會立即把我們抛向一個污泥,沼澤
和汗臭相拌和的天地,而且絕無回歸的時日。我們的地鋪打在一個廢棄的倉庫裏,
從西邊牆板的袷縫中偷眼望去,那裏有一個安靜的院落,小小一間屋子面對著河流,
屋裏進去的顯然是一對新婚夫妻,與我們差不多年齡。他們是這個鎮上最普通的居
民,大概是哪家小店的營業員或會計罷,清閒得很,只要你望過去,他們總在,不
緊不慢地做著一天生活所必需,卻又純然屬於自己的事情,時不時有幾句不冷也不
熱的對話,莞爾一笑。夫妻倆都頭面乾淨,意態安詳。當時我和我的同伴實在被這
種最正常的小鎮生活震動了。這裏當然也遇到了文化大革命,但畢竟是小鎮,又兼
民風柔婉,鬧不出多大的事,折騰了一兩下也就煙消雲散,恢復成尋常生態。也許
這個鎮裏也有個把“李國香”之類,反正這對新婚夫妻不是,也不是受李國香們注
意的人物。咳,這樣活著真好!這批筋疲力盡又不知前途的大學畢業生們向壁縫投
之以最殷切的豔羨。我當時曾警覺,自己的壯氣和銳氣都到哪兒去了,何以20來歲
便産生如此暮氣的歸隱之想?是的,那年在惡風狂浪中偷看一眼江南小鎮的生活,
我在人生憬悟上一步走向了成年。
我躺在墊著稻草的地鋪上,默想著100多年前英國學者托馬斯·德·昆西(T
.De Quincey) 寫的一篇著名論文:《論〈馬克白〉中的敲門聲》。昆西說,在
莎士比亞筆下,馬克白及其夫人借助于黑夜在城堡中殺人篡權,突然,城堡中響起
了敲門聲。這敲門聲使馬克白夫婦恐慌萬狀,也歷來使所有的觀衆感到驚心動魄。
原因何在?昆西思考了很多年,結論是:清晨敲門,是正常生活的象徵,它足以反
襯出黑夜中魔性和獸性的可怖,它又宣告著一種合乎人性的正常生活正有待于重建
,而正是這種反差讓人由衷震撼。在那些黑夜裏,我躺在地鋪上,聽到了江南小鎮
的敲門聲,篤篤篤,輕輕的,隱隱的,卻聲聲入耳,灌注全身。
好多年過去了,生活應該說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這種敲門聲還時不時地響
起於心扉間。爲此我常常喜歡找個江南小鎮走走,但一走,這種敲門聲就響得更加
清晰而催人了。
當代大都市的忙人們在假日或某個其他機會偶爾來到江南小鎮,會使平日的行政
煩囂、人事喧嚷、滔滔名利、爾虞我詐立時淨化,在自己的靴踏在街石上的清空聲
音中聽到自己的心跳,不久,就會走進一種清空的啓悟之中,流連忘返。可惜終究
要返回,返回那種煩囂和喧嚷。
如眼前一亮,我猛然看到了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先生所畫的那幅名揚海外的《故
鄉的回憶》。斑剝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殘夢,交錯的雙橋堅致而又蒼老,沒有比這個
圖像更能概括江南小鎮的了,而又沒有比這樣的江南小鎮更能象徵故鄉的了。我打
聽到,陳逸飛取像的原型是江蘇昆山縣的周莊。陳逸飛與我同齡而不同籍,但與我
同籍的臺灣作家三毛到周莊後據說也熱淚滾滾,說小時候到過很多這樣的地方。看
來,我也必須去一下這個地方。
江南小鎮 1
回覆文章
1 篇文章
• 第 1 頁 (共 1 頁)
前往
- GM公告區
- ↳ GM公告版
- ↳ └── 城市 地城 郊外
- ↳ GM公告版 - 玩家守則
- ↳ └── 房屋規則
- 遊戲事務區
- ↳ Runuo系統事務
- ↳ Page GM版
- ↳ └── 帳號問題求助版
- ↳ 活動公告版
- ↳ 主頁作者專欄
- ↳ Odyssey司法部
- ↳ 公會留言版設定申請
- 玩家討論區
- ↳ Odyssey市集版
- ↳ 新手討論版(新手問題求助專區)
- ↳ └── 安裝與登陸
- ↳ └── 技能與三圍
- ↳ └── 寵物與生物
- ↳ └── 任務
- ↳ └── 房屋
- ↳ └── 新手報到 & 留言版測試
- ↳ 輔助軟體討論版
- ↳ 玩家經驗談
- ↳ 公會資訊交流區
- ↳ 貼圖專區
- ↳ 遊記發表區
- ↳ Odyssey回憶錄
- 公會討論區
- ↳ WOW 公會
- ↳ N.M.G公會
- ↳ [Wolves] 狼寨
- ↳ ^Q^
- ↳ 紫雲公會
- ↳ DK公會
- ↳ NPC聯盟
- ↳ Utopia 烏托邦公會
- ↳ Power Angel
- ↳ 霹靂公會
- ↳ ^O^ Babe's
- ↳ 3K合眾騎士團公會
- ↳ Hunter閒聊板
- ↳ Sky Earth天地會
- ↳ Die Die公會
- ↳ Lord Knight King 統治者騎士
- ↳ Unknown無名公會
- ↳ Net power公會
- ↳ All Kill 公會
- ↳ F.S warriors公會
- ↳ Black Market黑市
- ↳ A.K[天使之吻]
- ↳ K.S.公會
- ↳ Wild Knight狂怒騎士團
- ↳ DA公會
- ↳ Overseas Kingdom[O.K.]
- ↳ Red Knight 紅騎士公會
- ↳ Kinghts of Light【 K o L 】
- ↳ Fallen Angel公會
- ↳ GB公會
- ↳ Shining Soul [光之魂]
- ↳ Ultima Hacker 創世紀駭客
- ↳ Black Knight[黑騎士]
- ↳ GuruGuru
- ↳ Steel Brotherhood [鋼鐵兄弟]
- ↳ Royal Knight公會
- ↳ 糖果屋
- ↳ Wind Walker公會
- ↳ $皇家搶錢團$
- ↳ CoEquality[大同世界]
- ↳ 點子& 腳本投稿區
- ↳ 物品設定
- ↳ 生物設定
- ↳ 臭蟲(Bugs)報告
- ↳ 屬性技能設定
- ↳ 城市
- ↳ 地城與郊外
- ↳ Bmw 工會版
- ↳ Red Spider紅蜘蛛公會
- ↳ 旅行騎士[T.S]公會
- ↳ Ice Fire公會
- ↳ Captain Lonely Night Club
- ↳ Test Center測試報告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