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中國古代的建築

發表於 : 週三 5月 28, 2003 9:41 am
pomelo
中國古代的建築既講求實用價值,亦著重觀賞價值,展現獨特的藝術風格。經過二千年來的改革和繼承,其發展史以反映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歷史特點。

中國的房屋建築以柱架為結構,以牆壁為間,室內間隔靈活,材料和設計可切合各種藝術要求。中國的建築平面基本形式有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六角形﹑八角形,可組合成矩尺形﹑十字形等,整組樓房可包羅廳﹑堂﹑廊﹑廡﹑樓﹑閣﹑庭﹑院。為了避免積水侵蝕木的結構,中國建築基座較高,大型建築物的屋檐轉角往往向上反翹,透過屋面「舉折」﹑屋角「出翹」或「起翹」的方法,房屋的線條流暢輕盈,立體靈動。

中國的宮廷建築成就非凡。根據《考工記》記載,周代的宮室規模宏大,宮城每邊九里,其結構安排開創了以王權為中心,左祀右祭,前朝後市的形制。秦代的阿房宮與漢代的未央宮亦是歷史上著名的宮殿,氣勢磅礡,是名傳千古的勝景。唐宋以來,宮殿的建築發展迅速,越來越講究園林與樓房的配置,以及宮內的裝飾。現存的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宮廷,它是中國宮廷建築的代表作,表現出高度的科學和藝術成就。

中國的軍事建築始於原始社會,用以防禦野獸侵襲。商周時期人們築城以保衛皇室。春秋戰國時戰事頻仍,各國築牆衛國,秦統一全國後將城牆連接延伸,建成舉成聞名的萬里長城。

中國的園林建築源於商周時代,主要分為帝王園囿和私家園林兩大類。帝王園囿與宮殿結合,供皇帝居民﹑遊憩﹑狩獵。私家園林連接住宅,佈置精巧。明清時期的園林建築十分鼎盛,著名的建築有無鍚的寄暢園﹑上海的豫園﹑松江的醉白池﹑喜定的秋霞圃等,還有號稱蘇州四大名園的拙政園﹑留園﹑網師亭﹑滄浪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