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律
發表於 : 週六 5月 31, 2003 12:09 pm
詩律主要是指古代詩歌的格律。不同時代產生的詩歌體裁有不同的格律,大致上可從句數、字數、押韻、平仄、對仗幾方面來說。
古代詩歌可以大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乃指唐代正式成立的一種詩體,主要分為四句式的絕詩和八句式的律詩,另據字數又分為五言和七言,故近體詩共分為五絕、七絕、五律和七律四大類。
近體詩在押韻和平仄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律詩更要講究對仗,即第三四句 (頷聯) 和第五六句 (頸聯) 必須是對偶句。近體詩以唐代最為興盛,所以又稱為唐詩。
古體詩泛指唐代以前出現的詩歌,和近體詩相比,格式自由,句數、字數、平仄、對仗都沒有嚴格的限制。唐代近體詩體裁正式成立後仍有人寫古詩,後來又有詞、曲等韻文體裁出現,各有不同的格律。
古代詩歌可以大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乃指唐代正式成立的一種詩體,主要分為四句式的絕詩和八句式的律詩,另據字數又分為五言和七言,故近體詩共分為五絕、七絕、五律和七律四大類。
近體詩在押韻和平仄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律詩更要講究對仗,即第三四句 (頷聯) 和第五六句 (頸聯) 必須是對偶句。近體詩以唐代最為興盛,所以又稱為唐詩。
古體詩泛指唐代以前出現的詩歌,和近體詩相比,格式自由,句數、字數、平仄、對仗都沒有嚴格的限制。唐代近體詩體裁正式成立後仍有人寫古詩,後來又有詞、曲等韻文體裁出現,各有不同的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