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 週六 5月 31, 2003 1:43 pm
注 集解如淳曰:“文紀言都中都。又文帝過太原,復晉陽妳中都二歲,似遷都於
中都也。”
春,淮陰侯韓信謀反關中,夷三族。
夏,樑王彭越謀反,廢遷蜀;復欲反,遂夷三族。立子恢為樑王,子友為淮陽王。
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東並荊王劉賈地,北渡淮,楚王交走入薛。高祖自往擊之。
立子長為淮南王。
十二年,十月,高祖已擊布軍會埋, 布走,令別將追之。
注 集解徐廣曰:“在蘄縣西。”蹯案:漢書音義曰“會音儈保,邑名,埋音直偽
反”。索隱上音?,下音丈偽反,地名也。漢書作“缶”,音作保,非也。
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 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
教之歌。酒酣, 高祖擊築, 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謂沛父兄曰:
“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
其以沛 為朕湯沐邑,復其民,世世無有所與。”沛父兄諸母故人日樂飲極蹭,道舊故
為笑樂。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請留高祖。高祖曰:“吾人?多,父兄不能給。”
乃去。
沛中空縣皆之邑西獻。 高祖復留止,張 飲三日。沛父兄皆頓首曰:“沛幸得復,
豐未復,唯陛下哀憐之。”高祖曰:“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吾特為其以雍齒故反我
為魏。”沛父兄固請,乃並復豐,比沛。於是拜沛侯劉 為吳王。
注 正義括地志雲:“沛宮故地在徐州沛縣東南二十裡一步。”
注 集解應劭曰:“不醒不醉曰酣。一曰酣,洽也。”
注 集解韋昭曰:“築,古樂,有弦,擊之不鼓。”正義音竹。應劭雲:“狀似瑟
而大,頭安弦,以竹擊之,故名曰築。”顏師古雲:“今築形似瑟而小,細項。”
注 集解風俗通義曰:“漢書注,沛人語初發聲皆言‘其’。其者,楚言也。
高祖始登位,教令言‘其’,後以為常耳。”
注 集解如淳曰:“獻牛酒。”
注 集解張晏曰:“張,帷帳。”正義音張亮反。
注 集解服虔曰:“ 音帔。”
漢將別擊布軍洮水南北, 皆大破之,追得斬布鄱陽。
注 集解徐廣曰:“洮音道,在江淮閑。”
樊噲別將兵定代,斬陳喨當城。
注 索隱代之縣名也。正義括地志雲:“當城在朔州定襄縣界。土地十三州記雲
‘當城在高柳東八十裡,縣當常山,故曰當城’。”
十一月,高祖自布軍至長安。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妳楚隱王 陳涉妳魏安
厘王妳 齊緡王妳 趙悼襄王 皆絕無後,予守?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無忌
五家。”赦代地吏民為陳喨妳趙利所劫掠者,皆赦之。陳喨降將言喨反時,燕王盧綰使
人之喨所,與陰謀。上使辟陽侯迎綰, 綰稱病。辟陽侯歸,具言綰反有端矣。二月,
使樊噲妳周勃將兵擊燕王綰,赦燕吏民與反者。立皇子建為燕王。
注 索隱系家作“幽王”,名擇,負芻之兄。
注 索隱史闕名。昭王之子,王假之祖也。
注 索隱名地,宣王子,王建祖。
注 索隱名偃,孝成王丹之子,幽王遷之父也。
注 正義審食其也。括地志雲:“辟陽故城在冀州信都縣西三十五裡,漢舊縣。”
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呂後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
“病可治。”於是高祖?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
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已而呂後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
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戇,陳平可以
助之。
陳平智有余,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
呂後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
盧綰與數千騎居塞下候伺,幸上病癒自入謝。
四月甲辰,高祖崩長樂宮。 四日不發喪。呂後與審食其謀曰:“諸將與帝為編戶
民,今北面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盡族是,天下不安。”人或聞之,語酈將
軍。 酈將軍往見審食其,曰:“吾聞帝已崩,四日不發喪,欲誅諸將。誠如此,天下
危矣。陳平妳灌嬰將十萬守滎陽,樊噲妳周勃將二十萬定燕妳代,此聞帝崩,諸將皆誅,
必連兵還鄉以攻關中。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審食其入言之,乃以
丁未發喪,大赦天下。
注 集解皇甫謐曰:“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漢十二年,年六十二。”
注 集解漢書曰酈商,盧綰聞高祖崩,遂亡入匈奴。
丙寅,葬。 己巳,立太子, 至太上皇廟。 鏦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
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太子襲號為皇帝,孝惠帝
也。令郡國諸侯各立高祖廟,以歲時祠。
注 集解徐廣曰五月。
注 正義丙寅葬,後四日至己巳,即立太子為帝。有本脫“己”字者,妄引漢書雲
“已下”者,非。
注 正義三輔黃圖雲:“太上皇廟在長安城香室南,馮翊府北。”括地志雲:
“漢太上皇廟在雍州長安縣西北長安故城中酒池之北,高帝廟北。高帝廟亦在故城
中也。”
及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樂沛,以沛宮為高祖原廟。 高祖所教歌兒百二十人,皆
令為吹樂,後有缺,輒補之。
注 集解徐廣曰:“光武紀雲‘上幸豐,祠高祖於原廟’。”蹯案:謂“原”者,
再也。先既已立廟,今又再立,故謂之原廟。
高帝八男:長庶齊悼惠王肥;次孝惠,呂後子;次戚夫人子趙隱王如意;次代王恆,
已立為孝文帝,薄太後子;次樑王恢,呂太後時徙為趙共王;次淮陽王友,呂太後時徙
為趙幽王;次淮南厲王長;次燕王建。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 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
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
中都也。”
春,淮陰侯韓信謀反關中,夷三族。
夏,樑王彭越謀反,廢遷蜀;復欲反,遂夷三族。立子恢為樑王,子友為淮陽王。
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東並荊王劉賈地,北渡淮,楚王交走入薛。高祖自往擊之。
立子長為淮南王。
十二年,十月,高祖已擊布軍會埋, 布走,令別將追之。
注 集解徐廣曰:“在蘄縣西。”蹯案:漢書音義曰“會音儈保,邑名,埋音直偽
反”。索隱上音?,下音丈偽反,地名也。漢書作“缶”,音作保,非也。
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 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
教之歌。酒酣, 高祖擊築, 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謂沛父兄曰:
“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
其以沛 為朕湯沐邑,復其民,世世無有所與。”沛父兄諸母故人日樂飲極蹭,道舊故
為笑樂。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請留高祖。高祖曰:“吾人?多,父兄不能給。”
乃去。
沛中空縣皆之邑西獻。 高祖復留止,張 飲三日。沛父兄皆頓首曰:“沛幸得復,
豐未復,唯陛下哀憐之。”高祖曰:“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吾特為其以雍齒故反我
為魏。”沛父兄固請,乃並復豐,比沛。於是拜沛侯劉 為吳王。
注 正義括地志雲:“沛宮故地在徐州沛縣東南二十裡一步。”
注 集解應劭曰:“不醒不醉曰酣。一曰酣,洽也。”
注 集解韋昭曰:“築,古樂,有弦,擊之不鼓。”正義音竹。應劭雲:“狀似瑟
而大,頭安弦,以竹擊之,故名曰築。”顏師古雲:“今築形似瑟而小,細項。”
注 集解風俗通義曰:“漢書注,沛人語初發聲皆言‘其’。其者,楚言也。
高祖始登位,教令言‘其’,後以為常耳。”
注 集解如淳曰:“獻牛酒。”
注 集解張晏曰:“張,帷帳。”正義音張亮反。
注 集解服虔曰:“ 音帔。”
漢將別擊布軍洮水南北, 皆大破之,追得斬布鄱陽。
注 集解徐廣曰:“洮音道,在江淮閑。”
樊噲別將兵定代,斬陳喨當城。
注 索隱代之縣名也。正義括地志雲:“當城在朔州定襄縣界。土地十三州記雲
‘當城在高柳東八十裡,縣當常山,故曰當城’。”
十一月,高祖自布軍至長安。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妳楚隱王 陳涉妳魏安
厘王妳 齊緡王妳 趙悼襄王 皆絕無後,予守?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無忌
五家。”赦代地吏民為陳喨妳趙利所劫掠者,皆赦之。陳喨降將言喨反時,燕王盧綰使
人之喨所,與陰謀。上使辟陽侯迎綰, 綰稱病。辟陽侯歸,具言綰反有端矣。二月,
使樊噲妳周勃將兵擊燕王綰,赦燕吏民與反者。立皇子建為燕王。
注 索隱系家作“幽王”,名擇,負芻之兄。
注 索隱史闕名。昭王之子,王假之祖也。
注 索隱名地,宣王子,王建祖。
注 索隱名偃,孝成王丹之子,幽王遷之父也。
注 正義審食其也。括地志雲:“辟陽故城在冀州信都縣西三十五裡,漢舊縣。”
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呂後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
“病可治。”於是高祖?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
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已而呂後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
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戇,陳平可以
助之。
陳平智有余,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
呂後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
盧綰與數千騎居塞下候伺,幸上病癒自入謝。
四月甲辰,高祖崩長樂宮。 四日不發喪。呂後與審食其謀曰:“諸將與帝為編戶
民,今北面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盡族是,天下不安。”人或聞之,語酈將
軍。 酈將軍往見審食其,曰:“吾聞帝已崩,四日不發喪,欲誅諸將。誠如此,天下
危矣。陳平妳灌嬰將十萬守滎陽,樊噲妳周勃將二十萬定燕妳代,此聞帝崩,諸將皆誅,
必連兵還鄉以攻關中。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審食其入言之,乃以
丁未發喪,大赦天下。
注 集解皇甫謐曰:“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漢十二年,年六十二。”
注 集解漢書曰酈商,盧綰聞高祖崩,遂亡入匈奴。
丙寅,葬。 己巳,立太子, 至太上皇廟。 鏦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
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太子襲號為皇帝,孝惠帝
也。令郡國諸侯各立高祖廟,以歲時祠。
注 集解徐廣曰五月。
注 正義丙寅葬,後四日至己巳,即立太子為帝。有本脫“己”字者,妄引漢書雲
“已下”者,非。
注 正義三輔黃圖雲:“太上皇廟在長安城香室南,馮翊府北。”括地志雲:
“漢太上皇廟在雍州長安縣西北長安故城中酒池之北,高帝廟北。高帝廟亦在故城
中也。”
及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樂沛,以沛宮為高祖原廟。 高祖所教歌兒百二十人,皆
令為吹樂,後有缺,輒補之。
注 集解徐廣曰:“光武紀雲‘上幸豐,祠高祖於原廟’。”蹯案:謂“原”者,
再也。先既已立廟,今又再立,故謂之原廟。
高帝八男:長庶齊悼惠王肥;次孝惠,呂後子;次戚夫人子趙隱王如意;次代王恆,
已立為孝文帝,薄太後子;次樑王恢,呂太後時徙為趙共王;次淮陽王友,呂太後時徙
為趙幽王;次淮南厲王長;次燕王建。
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 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
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