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 週六 5月 31, 2003 1:58 pm
歷術甲子篇
注 索隱以十一月朔旦冬至得甲子,甲子是陽氣支幹之首,故以甲子命歷術為篇首,
非謂此年歲在甲子也。
太初元年,歲名“焉逢 攝提格”, 月名“畢聚”, 日得甲子, 夜半朔旦冬
至。
注 索隱甲,歲雄也。漢書作“閼逢”,亦音焉,與此音同。
注 索隱寅,歲陰也。此依爾雅甲寅之歲,若據漢志,以為丙子之年。
注 索隱謂月值畢及陬訾也。畢,月雄也。聚,月雌也。
注 索隱謂十一月冬至朔旦得甲子也。
注 索隱以建子為正,故以夜半為朔;其至與朔同日,故雲夜半朔旦冬至。
若建寅為正者,則以平旦為朔也。
正北
注 索隱謂?首十一月甲子朔旦時加子為冬至,故雲“正北”也。然每歲行周天全
度外余有四分之一,以十二辰分之,冬至常居四仲,故子年在子,醜年在卯,寅年在午,
卯年在酉。至後十九年章首在酉,故雲“正西”。其“正南”、“正東”,並準此也。
正義黃鐘管,子時氣應稱正北,順行四*(時)*仲,所至為正月一日,是歲之始,盡一章。
十九年黃鐘管,應在酉則稱“正西”。他皆放此。
十二
注 索隱歲有十二月,有閏則雲十三也。
無大余,無小余;
注 索隱其歲甲子朔旦,日月合於牽牛之初,余分皆盡,故無大小余也。正義無大
小余者,以出閏月之歲有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除五甲三百日,余有五十四日三
百四十八分,緣未滿六十日,故置為來年大小余。亦為太初元年日得甲子朔旦冬至,前
年無奇日分,故無大小余也。
無大余,無小余;
注 索隱上大小余朔之大小余,此謂冬至大小余。冬至亦與朔同日,並無余分,至
與朔法異,故重列之。
焉逢攝提格太初元年。
注 索隱如漢志太初元年歲在丙子,據此,則甲寅歲也。爾雅釋天雲歲陽者,甲、
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幹是也。歲陰者,子、醜、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歲陽在甲雲焉逢,謂歲幹也。歲陰在寅雲攝提格,
謂歲支也。
十二大余五十四, 小余三百四十八;
注 索隱歲十二月,六大六小,合三百五十四日,以六除之,五六三十,除三百日,
余五十四日,故下雲“大余者日也”。正義月朔旦甲子日法也。
注 索隱太初歷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每兩月合成
五十九日,余五十八分。今十二月合余六個五十八,得此數,故*[下]*雲“小余者月也”。
正義未滿日之分數也。其分每滿九百四十則成一日,即歸上,成五十五日矣。大余五十
四者,每歲除小月六日,則成三百五十四日,除五甲三百日,猶余五十四日,為未滿六
十日,故稱“大余五十四”也。小余三百四十八者,其大數五十四之外更余分三百四十
八,故稱“小余三百四十八”也。
此大小余是月朔甲子日法,以出閏月之數,一歲則有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
每六十日除之,余為未滿六十日,故有大小余也。此是太初元年奇日奇分也。置大余五
十四算,每年加五十四日,滿六十日除之,奇算留之;每至閏後一年加二十九算,亦滿
六十日除之,奇算留之;若優足六十日,明年雲無大余,無小余也。又明年以置五十四
算,如上法,置小余三百四十八算,每年加三百四十八分,滿九百四十分成一日,歸上,
余算留之;若至閏後一年加八百四十七分,亦滿九百四十分成日,歸大余,奇留之;明
年以加三百四十八算,如上法也。
大余五, 小余八;
注 索隱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行一度,去歲十一月朔在牽牛初為冬至,
今歲十一月十二日又至牽牛初為一周,以六甲除之,六六三十六,除三百六十余五,故
雲大余五也。正義冬至甲子日法也。
注 索隱即四分之一,小余滿三十二從大余一,四八三十二,故雲小余八。
明年又加八得十六,故下雲小余十六。次明年又加八得二十四,故下雲小余二十四。
又明年加八得三十二為滿,故下雲無小余。此並依太初法行之也。正義未滿日之分數也。
其分每滿三十二則成一日,即歸上成六日矣。大余五者,每歲三百六十五日,除六甲三
百六十日,猶余五日,故稱大余五*(日)*也。小余八者,每歲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
則一日三十二分,是一歲三百六十五日八分,故稱小余八也。此大小余是冬至甲子日法,
未出閏月之數,每六十日除之,為未滿六十日,故有大小余也。此是太初元年奇日奇分
也。置大余五算,每年加五算,滿六十日則除之;後年更置五算,如上法。置小余八算,
每年加八算,滿三十二分為一日,歸大余;後年更置八算,如上法。大余者,日也。
小余者,日之奇分也。
端蒙單閼二年。
注 集解徐廣曰:“單閼,一作‘?安’。”索隱端蒙,乙也。爾雅作“旃蒙”。
單閼,卯也,丹遏二音,又音蟬焉。二年,歲在乙卯也。正義單音丹,又音時連反。
閼音烏葛反,又於連反。
閏十三大余四十八,小余六百九十六;大余十,小余十六;遊兆執徐三年。
注 索隱遊兆,景也,爾雅作“柔兆”。執徐,辰也。三年。正義三年,丙辰歲也。
十二大余十二,小余六百三;大余十五,小余二十四;強梧大荒落四年。
注 索隱強梧,丁也。大芒駱,巳也。四年。正義梧音語。四年,丁巳歲也。
十二大余七,小余十一;大余二十一,無小余;徒維敦
注 索隱以十一月朔旦冬至得甲子,甲子是陽氣支幹之首,故以甲子命歷術為篇首,
非謂此年歲在甲子也。
太初元年,歲名“焉逢 攝提格”, 月名“畢聚”, 日得甲子, 夜半朔旦冬
至。
注 索隱甲,歲雄也。漢書作“閼逢”,亦音焉,與此音同。
注 索隱寅,歲陰也。此依爾雅甲寅之歲,若據漢志,以為丙子之年。
注 索隱謂月值畢及陬訾也。畢,月雄也。聚,月雌也。
注 索隱謂十一月冬至朔旦得甲子也。
注 索隱以建子為正,故以夜半為朔;其至與朔同日,故雲夜半朔旦冬至。
若建寅為正者,則以平旦為朔也。
正北
注 索隱謂?首十一月甲子朔旦時加子為冬至,故雲“正北”也。然每歲行周天全
度外余有四分之一,以十二辰分之,冬至常居四仲,故子年在子,醜年在卯,寅年在午,
卯年在酉。至後十九年章首在酉,故雲“正西”。其“正南”、“正東”,並準此也。
正義黃鐘管,子時氣應稱正北,順行四*(時)*仲,所至為正月一日,是歲之始,盡一章。
十九年黃鐘管,應在酉則稱“正西”。他皆放此。
十二
注 索隱歲有十二月,有閏則雲十三也。
無大余,無小余;
注 索隱其歲甲子朔旦,日月合於牽牛之初,余分皆盡,故無大小余也。正義無大
小余者,以出閏月之歲有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除五甲三百日,余有五十四日三
百四十八分,緣未滿六十日,故置為來年大小余。亦為太初元年日得甲子朔旦冬至,前
年無奇日分,故無大小余也。
無大余,無小余;
注 索隱上大小余朔之大小余,此謂冬至大小余。冬至亦與朔同日,並無余分,至
與朔法異,故重列之。
焉逢攝提格太初元年。
注 索隱如漢志太初元年歲在丙子,據此,則甲寅歲也。爾雅釋天雲歲陽者,甲、
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幹是也。歲陰者,子、醜、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歲陽在甲雲焉逢,謂歲幹也。歲陰在寅雲攝提格,
謂歲支也。
十二大余五十四, 小余三百四十八;
注 索隱歲十二月,六大六小,合三百五十四日,以六除之,五六三十,除三百日,
余五十四日,故下雲“大余者日也”。正義月朔旦甲子日法也。
注 索隱太初歷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每兩月合成
五十九日,余五十八分。今十二月合余六個五十八,得此數,故*[下]*雲“小余者月也”。
正義未滿日之分數也。其分每滿九百四十則成一日,即歸上,成五十五日矣。大余五十
四者,每歲除小月六日,則成三百五十四日,除五甲三百日,猶余五十四日,為未滿六
十日,故稱“大余五十四”也。小余三百四十八者,其大數五十四之外更余分三百四十
八,故稱“小余三百四十八”也。
此大小余是月朔甲子日法,以出閏月之數,一歲則有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
每六十日除之,余為未滿六十日,故有大小余也。此是太初元年奇日奇分也。置大余五
十四算,每年加五十四日,滿六十日除之,奇算留之;每至閏後一年加二十九算,亦滿
六十日除之,奇算留之;若優足六十日,明年雲無大余,無小余也。又明年以置五十四
算,如上法,置小余三百四十八算,每年加三百四十八分,滿九百四十分成一日,歸上,
余算留之;若至閏後一年加八百四十七分,亦滿九百四十分成日,歸大余,奇留之;明
年以加三百四十八算,如上法也。
大余五, 小余八;
注 索隱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行一度,去歲十一月朔在牽牛初為冬至,
今歲十一月十二日又至牽牛初為一周,以六甲除之,六六三十六,除三百六十余五,故
雲大余五也。正義冬至甲子日法也。
注 索隱即四分之一,小余滿三十二從大余一,四八三十二,故雲小余八。
明年又加八得十六,故下雲小余十六。次明年又加八得二十四,故下雲小余二十四。
又明年加八得三十二為滿,故下雲無小余。此並依太初法行之也。正義未滿日之分數也。
其分每滿三十二則成一日,即歸上成六日矣。大余五者,每歲三百六十五日,除六甲三
百六十日,猶余五日,故稱大余五*(日)*也。小余八者,每歲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
則一日三十二分,是一歲三百六十五日八分,故稱小余八也。此大小余是冬至甲子日法,
未出閏月之數,每六十日除之,為未滿六十日,故有大小余也。此是太初元年奇日奇分
也。置大余五算,每年加五算,滿六十日則除之;後年更置五算,如上法。置小余八算,
每年加八算,滿三十二分為一日,歸大余;後年更置八算,如上法。大余者,日也。
小余者,日之奇分也。
端蒙單閼二年。
注 集解徐廣曰:“單閼,一作‘?安’。”索隱端蒙,乙也。爾雅作“旃蒙”。
單閼,卯也,丹遏二音,又音蟬焉。二年,歲在乙卯也。正義單音丹,又音時連反。
閼音烏葛反,又於連反。
閏十三大余四十八,小余六百九十六;大余十,小余十六;遊兆執徐三年。
注 索隱遊兆,景也,爾雅作“柔兆”。執徐,辰也。三年。正義三年,丙辰歲也。
十二大余十二,小余六百三;大余十五,小余二十四;強梧大荒落四年。
注 索隱強梧,丁也。大芒駱,巳也。四年。正義梧音語。四年,丁巳歲也。
十二大余七,小余十一;大余二十一,無小余;徒維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