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發表於 : 週六 5月 31, 2003 2:16 pm
由 peter_zhong
注 正義生在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二十二年,晉平七年,吳諸樊十年。
二十五年,齊崔杼
發表於 : 週六 5月 31, 2003 2:16 pm
由 peter_zhong
注 正義許義反,又音許宜反,後同。
注 集解韋昭曰:“令不行則政不立。”
注 集解韋昭曰:“使長事少,故民將□上。”
注 集解唐固曰:“言不教之順而教之逆。”
注 集解韋昭曰:“言先王立長之命將壅塞不行也。”
注 集解韋昭曰:“先王之命立長,今魯亦立長,若誅之,是自誅王命。”
注 集解韋昭曰:“誅之,誅王命;不誅,則王命廢。”
注 集解徐廣曰:“劉歆雲立二年。”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 與魯人攻
發表於 : 週六 5月 31, 2003 2:15 pm
由 peter_zhong
注 集解王肅曰:“鑰,藏佔兆書管也。”
注 集解孔安國曰:“我新受三王命,武王維長終是謀周之道。”
注 集解馬融曰:“一人,天子也。”鄭玄曰:“茲,此也。”
注 集解孔安國曰:“藏之於匱,緘之以金,不欲人開也。”
其後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強葆之中。 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踐阼代
成王攝行政當國。管叔及其鏦弟流言於國曰:“周公將不利於成王。” 周公乃告太公
望妳召公
史記卷三十三 魯周公世家 第三
發表於 : 週六 5月 31, 2003 2:15 pm
由 peter_zhong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自文王在時,旦為子孝, 篤仁,異於鏦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輔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東伐至盟津,周公輔行。
十一年,伐紂,至牧野, 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宮。已殺紂,周公把
大鉞,召公把小鉞,以夾武王,舋社,告紂之罪於天,及殷民。釋箕子之囚。封紂子武
庚祿父,使管叔妳蔡叔傅之,以續殷祀。?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於少昊之虛曲阜, 是為魯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注 集解譙周曰:“以太王所居周地為其採邑,故謂周公。”索隱周,地名,在岐
山之陽,本太王所居,後以為周公之菜邑,故曰周公。即今之扶風雍東北故周城是也。
謚曰周文公,見國語。
注 索隱鄒誕本“孝”作“敬”也。
注 正義燱州即牧野之地,東北去朝歌七十三裡。
注 正義括地志雲:“兗州曲阜縣外城即魯公伯禽所築也。”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鏦臣懼,太公妳召公乃繆卜。 周公
曰:“未可以戚我先王。” 周公於是乃自以為質,設三壇,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
告於太王妳王季妳文王。 史策祝曰: “惟爾元孫王發,勤勞阻疾。 若爾三王是
有負子之責於天,以旦代王發之身。 旦巧能,多材多?,能事鬼神。 乃王發不如旦
多材多?,不能事鬼神。乃命於帝庭,敷佑四方, 用能定汝子孫於下地,四方之民罔
不敬畏。 無墜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歸。 今我其即命於元龜, 爾之許我,
我以其璧與圭歸,以俟爾命。 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圭。” 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妳
王季妳文王,欲代武王發,於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發書視之,信吉。 周公
喜,開鑰,乃見書遇吉。 周公入賀武王曰:
“王其無害。旦新受命三王,維長終是圖。 茲道能念予一人。” 周公藏其策金
瞟匱中, 誡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注 集解徐廣曰:“古書‘穆’字多作‘繆’。”
注 集解孔安國曰:“戚,近也。未可以死近先王也。”鄭玄曰:“二公欲就文王
廟卜。戚,憂也。未可憂怖我先王也。”
注 集解孔安國曰:“璧以禮神,圭以為贄。”
注 集解孔安國曰:“告謂祝辭。”
注 集解孔安國曰:“史為策書祝*(祠)**[詞]*也。”鄭玄曰:“策,周公所作,
謂簡書也。祝者讀此簡書,以告三王。”
注 集解徐廣曰:“阻,一作‘淹’。”
注 集解孔安國曰:“大子之責,謂疾不可救也。不可救於天,則當以旦代之。
死生有命,不可請代,聖人□臣子之心以垂世教。”索隱尚書“負”為“丕”,今
此為“負”者,謂三王負於上天之責,故我當代之。鄭玄亦曰“丕”讀曰“負”。
注 集解孔安國曰:“言可以代武王之意。”
注 集解馬融曰:“武王受命於天帝之庭,布其道以佑助四方。”
注 集解孔安國曰:“言武王用受命帝庭之故,能定先人子孫於天下,四方之民無
不敬畏也。”
注 集解孔安國曰:“言不救,則墜天寶命也;救之,則先王長有所依歸矣。”
鄭玄曰:“降,下也。寶猶神也。有所依歸,為宗廟之主也。”正義墜,直類反。
注 集解孔安國曰:“就受三王之命於元龜,卜知吉兇者也。”馬融曰:“元龜,
大龜也。”
注 集解孔安國曰:“許謂疾瘳。待命,當以事神也。”馬融曰:“待汝命。
武王當癒,我當死也。”
注 集解孔安國曰:“不許,不癒也。屏,藏。言不得事神。”
注 集解孔安國曰:“佔兆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