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 週六 5月 31, 2003 4:45 pm
注 集解瓚曰:“今河南城為直之。”皇甫謐曰:“壺關有羊腸阪,在太原晉陽西
北九十裡。”
注 索隱劉氏按:紂都朝歌,今孟山在其西。今言左,則東邊別有孟門也。
注 集解楊子法言曰:“美哉言乎!使起之用兵每若斯,則太公何以加諸!”
*(即封)*吳起為西河守,甚有聲名。魏置相,相田文。 吳起不悅,謂田文曰:
“請與子論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
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子孰與起?”文
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韓趙賓從,子孰與起?”文曰:
“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國疑,
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於子乎?屬之於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屬
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吳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 索隱按:呂氏春秋作“商文”。
田文既死,公叔為相, 尚魏公主,而害吳起。公叔之僕曰:“起易去也。”
公叔曰:“柰何?”其僕曰:“吳起為人節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與武侯言曰:
‘夫吳起賢人也,而侯之國小,又與強秦壤界,臣竊恐起之無留心也。’武侯□曰:
‘柰何?’君因謂武侯曰:‘試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
卜之。’君因召吳起而與歸,□令公主怒而輕君。吳起見公主之賤君也,則必辭。”於
是吳起見公主之賤魏相,果辭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吳起懼得罪,遂去,□之楚。
注 索隱韓之公族。
楚悼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
之士。要在強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
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強。故楚之貴戚盡欲害吳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
起,吳起走之王屍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並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
乃使令尹盡誅射吳起而並中王屍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注 索隱楚系家悼王名疑也。
注 索隱肅王臧也。
太史公曰: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
事所施設者。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子籌策龐涓明矣,
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悲
夫!
【索隱述讚】孫子兵法,一十三篇。美人既斬,良將得焉。其孫臏?,籌策龐涓。
吳起相魏,西河稱賢;慘?事楚,死後留權。
北九十裡。”
注 索隱劉氏按:紂都朝歌,今孟山在其西。今言左,則東邊別有孟門也。
注 集解楊子法言曰:“美哉言乎!使起之用兵每若斯,則太公何以加諸!”
*(即封)*吳起為西河守,甚有聲名。魏置相,相田文。 吳起不悅,謂田文曰:
“請與子論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
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子孰與起?”文
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韓趙賓從,子孰與起?”文曰:
“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國疑,
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於子乎?屬之於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屬
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吳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 索隱按:呂氏春秋作“商文”。
田文既死,公叔為相, 尚魏公主,而害吳起。公叔之僕曰:“起易去也。”
公叔曰:“柰何?”其僕曰:“吳起為人節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與武侯言曰:
‘夫吳起賢人也,而侯之國小,又與強秦壤界,臣竊恐起之無留心也。’武侯□曰:
‘柰何?’君因謂武侯曰:‘試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
卜之。’君因召吳起而與歸,□令公主怒而輕君。吳起見公主之賤君也,則必辭。”於
是吳起見公主之賤魏相,果辭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吳起懼得罪,遂去,□之楚。
注 索隱韓之公族。
楚悼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
之士。要在強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
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強。故楚之貴戚盡欲害吳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
起,吳起走之王屍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並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
乃使令尹盡誅射吳起而並中王屍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注 索隱楚系家悼王名疑也。
注 索隱肅王臧也。
太史公曰: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
事所施設者。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子籌策龐涓明矣,
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悲
夫!
【索隱述讚】孫子兵法,一十三篇。美人既斬,良將得焉。其孫臏?,籌策龐涓。
吳起相魏,西河稱賢;慘?事楚,死後留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