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 週六 5月 31, 2003 9:38 pm
注 集解徐廣曰:“遲,一作‘還’。”索隱遲音值。值猶乃也。今音力呈反。
注 索隱謂韓、魏重齊,令歸帝號,此秦之計失。
注 索隱注謂以兵裁之也。
注 正義右壤謂濟州之南北也。
注 索隱謂西海至東海皆是秦地。正義廣言橫度中國東西也。
昭王曰:“善。”於是乃止白起而謝韓、魏。發使賂楚,約為與國。
黃歇受約歸楚,楚使歇與太子完入質於秦,秦留之數年。楚頃襄王病,太子不得歸。
而楚太子與秦相應侯善,於是黃歇乃說應侯曰:“相國誠善楚太子乎?”
應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歸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
必重而德相國無窮,是親與國而得儲萬乘也。若不歸,則咸陽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
必不事秦。夫失與國而絕萬乘之和,非計也。願相國孰慮之。”應侯以聞秦王。秦王曰:
“令楚太子之傅先往問楚王之疾,返而後圖之。”黃歇為楚太子計曰:“秦之留太子也,
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憂之甚。而陽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
太子不在,陽文君子必立為後,太子不得奉宗廟矣。不如亡秦,與使者俱出;臣請止,
以死當之。”楚太子因變衣服為楚使者御以出關,而黃歇守舍,常為謝病。度太子已遠,
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歸,出遠矣。歇當死,願賜死。”昭王大怒,
欲聽其自殺也。應侯曰:“歇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無罪而
歸之,以親楚。”秦因遣黃歇。
歇至楚三月,楚頃襄王卒, 太子完立,是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
封為春申君, 賜淮北地十二縣。後十五歲,黃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邊齊,其事急,
請以為郡便。”因並獻淮北十二縣。請封於江東。考烈王許之。春申君因城故吳墟,以
自為都邑。
注 集解徐廣曰:“三十六年。”
注 正義然四君封邑檢皆不獲,唯平原有地,又非趙境,並蓋號謚,而孟嘗是謚。
注 正義墟音虛。*(闔閭)*今蘇州也。*[闔閭]*於城內小城西北別築城居之,今圮
毀也。又大內北瀆,四從五橫,至今猶存。又改破楚門為昌門。
春申君既相楚,是時齊有孟嘗君,趙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爭下士,招致賓客,
以相傾奪,輔國持權。
春申君為楚相四年,秦破趙之長平軍四十余萬。五年,圍邯鄲。邯鄲告急於楚,楚
使春申君將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歸。春申君相楚八年,為楚北伐滅魯, 以荀
卿為蘭陵令。當是時,楚復強。
注 索隱按:年表雲八年取魯,封魯君於莒,十四年而滅也。
趙平原君使人於春申君,春申君舍之於上舍。趙使欲夸楚,為
注 索隱謂韓、魏重齊,令歸帝號,此秦之計失。
注 索隱注謂以兵裁之也。
注 正義右壤謂濟州之南北也。
注 索隱謂西海至東海皆是秦地。正義廣言橫度中國東西也。
昭王曰:“善。”於是乃止白起而謝韓、魏。發使賂楚,約為與國。
黃歇受約歸楚,楚使歇與太子完入質於秦,秦留之數年。楚頃襄王病,太子不得歸。
而楚太子與秦相應侯善,於是黃歇乃說應侯曰:“相國誠善楚太子乎?”
應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歸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
必重而德相國無窮,是親與國而得儲萬乘也。若不歸,則咸陽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
必不事秦。夫失與國而絕萬乘之和,非計也。願相國孰慮之。”應侯以聞秦王。秦王曰:
“令楚太子之傅先往問楚王之疾,返而後圖之。”黃歇為楚太子計曰:“秦之留太子也,
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憂之甚。而陽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
太子不在,陽文君子必立為後,太子不得奉宗廟矣。不如亡秦,與使者俱出;臣請止,
以死當之。”楚太子因變衣服為楚使者御以出關,而黃歇守舍,常為謝病。度太子已遠,
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歸,出遠矣。歇當死,願賜死。”昭王大怒,
欲聽其自殺也。應侯曰:“歇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無罪而
歸之,以親楚。”秦因遣黃歇。
歇至楚三月,楚頃襄王卒, 太子完立,是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
封為春申君, 賜淮北地十二縣。後十五歲,黃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邊齊,其事急,
請以為郡便。”因並獻淮北十二縣。請封於江東。考烈王許之。春申君因城故吳墟,以
自為都邑。
注 集解徐廣曰:“三十六年。”
注 正義然四君封邑檢皆不獲,唯平原有地,又非趙境,並蓋號謚,而孟嘗是謚。
注 正義墟音虛。*(闔閭)*今蘇州也。*[闔閭]*於城內小城西北別築城居之,今圮
毀也。又大內北瀆,四從五橫,至今猶存。又改破楚門為昌門。
春申君既相楚,是時齊有孟嘗君,趙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爭下士,招致賓客,
以相傾奪,輔國持權。
春申君為楚相四年,秦破趙之長平軍四十余萬。五年,圍邯鄲。邯鄲告急於楚,楚
使春申君將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歸。春申君相楚八年,為楚北伐滅魯, 以荀
卿為蘭陵令。當是時,楚復強。
注 索隱按:年表雲八年取魯,封魯君於莒,十四年而滅也。
趙平原君使人於春申君,春申君舍之於上舍。趙使欲夸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