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發表於 : 週六 7月 05, 2003 12:00 pm
由 pomelo
嗯嗯
發表於 : 週五 7月 04, 2003 10:26 pm
由 Cute Joyce
快睡著了= =
成語故事“一暴十寒”
發表於 : 週一 6月 30, 2003 8:00 pm
由 peter_zhong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
但有高深的學問、丰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
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
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
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
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晒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
里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
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
話,叫我怎么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
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
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
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准備用箭射鵝。兩個
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后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
是他們的智力有什么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
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
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
去做,那么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
定因素之一,故后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
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
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于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
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學到什么
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