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
發表於 : 週五 7月 25, 2003 11:16 am
薛寶釵和黛玉一樣兼備了美貌才學,但是他的美和黛玉截然不同。她恰似一枝艷冠群芳的牡丹,豐腴,世故,冷靜,待人處事面面俱到。雖然「任是無情也動人」,卻少了黛玉的天真和浪漫。她的個性,舉止充分符合當時傳統的婦德標準。因此最後寶玉便在長輩的作主之下娶了寶釵。然而當寶玉和寶釵正熱熱鬧鬧地拜堂成親的時候,心碎、絕望的黛玉,也正淒涼地走向她生命的終點。
除了男女主角在人生和感情道路上的各種波折之外,生活在大觀園裡面的每個人物,其實也都有各自他們的追尋和失落。這些發生在人與人接觸當中的種種衝突和痛苦,還有人們跟自己內心的交戰跟矛盾,從內部開始逐漸侵蝕了大觀園的生命力。也使得這座世外桃源再也無法阻隔外面世界的摧殘,終至人去樓空,繁華散盡。而大觀園的盛衰,其實就是賈府、還有賈府當中人物的命運指標。
隨著賈府聲勢的日漸衰落,眾家小兒女心目中的安樂窩「大觀園」,也就在悽涼的月夜笛聲中籠罩上一層陰影。同樣的宴會,同樣的人,只是良辰美景已轉,即將成空了!經歷了生離死別,家道中落,紅樓夢的男主角寶玉,終於解悟人生的空幻,在和寶釵成親,考中舉人,盡了他人生的義務和責任之後,選擇了出家作為他生命的依歸。於是故事又回歸到主題,枉入紅塵的石頭又回到來處去了。
紅樓夢也因為這樣的悲劇結構,使它超越了忠、孝、節、義的範圍,突破了大團圓的世俗傳統,成了一部探討人性和人生本質的偉大小說。 在紅樓夢這本書裡面,作者藉著「現實」還有「虛幻」這兩個鮮明對比的世界,表達了他對整個人生的體悟和批判。而由於他對人物描寫刻畫手法相當的成功,讀紅樓夢的讀者很容易的就從書中人物的身上看到家人、朋友或是自己的影子,並且進而對現實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觀察與體悟,而這正是紅樓夢的積極意義。
除了男女主角在人生和感情道路上的各種波折之外,生活在大觀園裡面的每個人物,其實也都有各自他們的追尋和失落。這些發生在人與人接觸當中的種種衝突和痛苦,還有人們跟自己內心的交戰跟矛盾,從內部開始逐漸侵蝕了大觀園的生命力。也使得這座世外桃源再也無法阻隔外面世界的摧殘,終至人去樓空,繁華散盡。而大觀園的盛衰,其實就是賈府、還有賈府當中人物的命運指標。
隨著賈府聲勢的日漸衰落,眾家小兒女心目中的安樂窩「大觀園」,也就在悽涼的月夜笛聲中籠罩上一層陰影。同樣的宴會,同樣的人,只是良辰美景已轉,即將成空了!經歷了生離死別,家道中落,紅樓夢的男主角寶玉,終於解悟人生的空幻,在和寶釵成親,考中舉人,盡了他人生的義務和責任之後,選擇了出家作為他生命的依歸。於是故事又回歸到主題,枉入紅塵的石頭又回到來處去了。
紅樓夢也因為這樣的悲劇結構,使它超越了忠、孝、節、義的範圍,突破了大團圓的世俗傳統,成了一部探討人性和人生本質的偉大小說。 在紅樓夢這本書裡面,作者藉著「現實」還有「虛幻」這兩個鮮明對比的世界,表達了他對整個人生的體悟和批判。而由於他對人物描寫刻畫手法相當的成功,讀紅樓夢的讀者很容易的就從書中人物的身上看到家人、朋友或是自己的影子,並且進而對現實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觀察與體悟,而這正是紅樓夢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