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第三

版主: jiunn辰仔(str)arashi

回覆文章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五 6月 27, 2003 2:26 pm

諸葛亮聞之,陰欲誘達,數書招之,達與相報答。魏興太守申儀與達有隙,密表達
與蜀潛通,帝未之信也。司馬宣王遣參軍樑幾察之,又勸其入朝。達驚懼,遂反。
幹寶晉紀曰:達初入新城,登白馬塞,嘆曰:“劉封、申耽,據金城千裡而失之乎!”
二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斬達,傳其首。[一]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縣為上
庸郡,錫縣為錫郡。

注[一]魏略曰:宣王誘達將李輔及達甥鄧賢,賢等開門納軍。達被圍旬有六日而敗,
焚其首於洛陽四達之衢。
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一]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
右,並進兵。右將軍張合擊亮於街亭,大破之。亮敗走,三郡平。丁未,行幸長安。[二]
夏四月丁酉,還洛陽宮。[三]赦系囚非殊死以下。乙巳,論討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
五月,大旱。六月,詔曰:“尊儒貴學,王教之本也。自頃儒官或非其人,將何以宣明
聖道?其高選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國,貢士以經學為先。”秋九月,曹休率
諸軍至皖,與吳將陸議戰於石亭,敗績。乙酉,立皇子穆為繁陽王。庚子,大司馬曹休
薨。冬十月,詔公卿近臣舉良將各一人。十一月,司徒王朗薨。十二月,諸葛亮圍陳倉,
曹真遣將軍費曜等拒之。[四]遼東太守公孫恭兄子淵,劫奪恭位,遂以淵領遼東太守。

注[一]魏書曰: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帝曰:“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既合兵書
致人之術;
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馬步騎五萬拒亮。
注[二]魏略載帝露布天下並班告益州曰:“劉備背恩,自竄巴蜀。諸葛亮棄父母之
國,阿殘賊之黨,神人被毒,惡積身滅。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內貪專擅之實。劉升之兄
弟守空城而己。亮又侮易益土,虐用其民,是以利狼、宕渠、高定、青羌莫不瓦解,為
亮仇敵。而亮反裘負薪,裡盡毛殫,刖趾適屨,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行兵
於井底,遊步於牛蹄。自朕即位,三邊無事,猶哀憐天下數遭兵革,且欲養四海之耆老,
長後生之孤幼,先移風於禮樂,次講武於農隙,置亮畫外,未以為虞。而亮懷李熊愚勇
之*(智)*[志],不思荊邯度德之戒,驅略吏民,盜利祁山。
王師方振,膽破氣奪,馬謖、高祥,望旗奔敗。虎臣逐北,蹈屍涉血,亮也小子,
震驚朕師。
猛銳踴躍,咸思長驅。朕惟率土莫非王臣,師之所處,荊棘生焉,不欲使千室之邑
忠信貞良,與夫淫昏之黨,共受塗炭。故先開示,以昭國誠,勉思變化,無滯亂邦。巴
蜀將吏士民諸為亮所劫迫,公卿已下皆聽束手。”
注[三]魏略曰:是時鬥言,雲帝已崩,從駕鏦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師自卞太後鏦公
盡懼。及帝還,皆私察顏色。卞太後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將何所推?”
注[四]魏略曰:先是,使將軍郝昭築陳倉城;會亮至,圍昭,不能拔。昭字伯道,
太原人,為人雄壯,少入軍為部曲督,數有戰功,為雜號將軍,遂鎮守河西十余年,民
夷畏服。亮圍陳倉,使昭鄉人靳詳於城外遙說之,昭於樓上應詳曰:“魏家科法,卿所
練也;我之為人,卿所知也。我受國恩多而門戶重,卿無可言者,但有必死耳。卿還謝
諸葛,便可攻也。”詳以昭語告亮,亮又使詳重說昭,言人兵不敵,無為空自破滅。昭
謂詳曰:“前言已定o。我識卿耳,箭不識也。”詳乃去。亮自以有?數萬,而昭兵優
千余人,又度東救未能便到,乃進兵攻昭,起雲梯沖車以臨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雲
梯,梯然,梯上人皆燒死。昭又以繩連石磨壓其沖車,沖車折。亮乃更為井闌百尺以射
城中,以土丸填塹,欲直攀城,昭又於內築重牆。亮又為地突,欲踴出於城裡,昭又於
城內穿地橫截之。晝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無計,救至,引退。詔嘉昭善守,賜爵列侯。
及還,帝引見慰勞之,顧謂中書令孫資曰:“卿鄉裡乃有爾曹快人,為將灼如此,朕復
何憂乎?”仍欲大用之。會病亡,遺令戒其子凱曰:“吾為將,知將不可為也。吾數發
塚,取其木以為攻戰具,又知厚葬無益於死者也。汝必斂以時服。且人生有處所耳,死
復何在耶?今去本墓遠,東西南北,在汝而已。”
三年夏四月,元城王禮薨。六月癸卯,繁陽王穆薨。戊申,追尊高祖大長秋曰高皇
帝,夫人吳氏曰高皇後。
秋七月,詔曰:“禮,王後無嗣,擇建支子以繼大宗,則當纂正統而奉公義,何得
復顧私親哉!漢宣繼昭帝後,加悼考以皇號;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稱引亡秦,惑
誤時朝,既尊恭皇,立廟京都,又寵藩妾,使比長信,□昭穆於前殿,並四位於東宮,
僭差無度,人神弗佑,而非罪師丹忠正之諫,用致丁、傅焚如之禍。自是之後,相踵行
之。昔魯文逆祀,罪由夏父;宋國非度,譏在華元。其令公卿有司,深以前世行事為戒。
後嗣萬一有由諸侯入奉大統,則當明為人後之義;敢為佞邪導諛時君,妄建非正之號以
幹正統,謂考為皇,稱妣為後,則股肱大臣,誅之無赦。其書之金策,藏之宗廟,著於
令典。”
冬十月,改平望觀曰聽訟觀。帝常言“獄者,天下之性命也”,每斷大獄,常幸觀
臨聽之。
初,洛陽宗廟未成,神主在鄴廟。十一月,廟始成,使太常韓暨持節迎高皇帝、太
皇帝、武帝、文帝神主於鄴,十二月己醜至,奉安神主於廟。[一]

注[一]臣鬆之按:黃初四年,有司奏立二廟,太皇帝大長秋與文帝之高祖共一廟,
特立武帝廟,百世不毀。今此無高祖神主,蓋以親盡毀也。此則魏初唯立親廟,祀四室
而已。至景初元年,始定七廟之制。孫盛曰:事亡猶存,祭如神在,迎遷神主,正斯宜
矣。
癸卯,大月氏王波調遣使奉獻,以調為親魏大月氏王。
四年春二月壬午,詔曰:“世之質文,隨教而變。兵亂以來,經學廢絕,後生進趣,
不由典謨。豈訓導未洽,將進用者不以德顯乎?其郎吏學通一經,才任牧民,博士課試,
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華不務道本者,皆罷退之。”戊子,詔太傅三公:以文帝典論
刻石,立於廟門之外。癸巳,以大將軍曹真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司馬宣王為大將軍,遼
東太守公孫淵為車騎將軍。夏四月,太傅鐘繇薨。六月戊子,太皇太後崩。丙申,省上
庸郡。秋七月,武宣卞後稍葬於高陵。詔大司馬曹真、大將軍司馬宣王伐蜀。八月辛巳,
行東巡,遣使者以特牛祠中岳。[一]乙未,幸許昌宮。九月,大雨,伊、洛、河、漢水
溢,詔真等班師。冬十月乙卯,行還洛陽宮。庚申,令:“罪非殊死聽贖各有差。”十
一月,太白犯歲星。十二月辛未,改葬文昭甄後於朝陽陵。丙寅,詔公卿舉賢良。

注[一]魏書曰:行過繁昌,使執金吾臧霸行太尉事,以特牛祠受禪壇。
臣鬆之按:漢紀章帝元和三年,詔高邑縣祠即位壇,五成陌,比臘祠門戶。此雖前
代已行故事,然為壇以祀天,而壇非神也,今無事於上帝,而致祀於虛壇,求之義典,
未詳所據。
五年春正月,帝耕於籍田。三月,大司馬曹真薨。諸葛亮寇天水,詔大將軍司馬宣
王拒之。
自去冬十月至此月不雨,辛巳,大雩。夏四月,鮮卑附義王軻比能率其種人及丁零
大人兒禪詣幽州貢名馬。復置護匈奴中郎將。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
[一]乙酉,皇子殷生,大赦。

注[一]魏書曰:初,亮出,議者以為亮軍無輜重,糧必不繼,不擊自破,無為勞兵;
或欲自芟上?左右生麥以奪賊食,帝皆不從。前後遣兵增宣王軍,又敕使護麥。宣王與
亮相持,賴得此麥以為軍糧。
八月,詔曰:“古者諸侯朝聘,所以敦睦親親協和萬國也。先帝著令,不欲使諸王
在京都者,謂幼主在位,母後攝政,防微以漸,關諸盛衰也。朕惟不見諸王十有二載,
悠悠之懷,能不興思!其令諸王及宗室公侯各將適子一人朝。後有少主、母後在宮者,
自如先帝令,申明著於令。”冬十一月乙酉,月犯軒轅大星。戊戌晦,日有蝕之。十二
月甲辰,月犯鎮星。戊午,太尉華歆薨。
六年春二月,詔曰:“古之帝王,封建諸侯,所以藩屏王室也。詩不雲乎,‘懷德
維寧,宗子維城’。秦、漢繼周,或強或弱,俱失厥中。大魏創業,諸王開國,隨時之
宜,未有定制,非所以永為後法也。其改封諸侯王,皆以郡為國。”三月癸酉,行東巡,
所過存問高年□寡孤獨,賜谷帛。乙亥,月犯軒轅大星。夏四月壬寅,行幸許昌宮。甲
子,初進新果於廟。五月,皇子殷薨,追封謚安平哀王。秋七月,以燱尉董昭為司徒。
九月,行幸摩陂,治許昌宮,起景福、承光殿。冬十月,殄夷將軍田豫帥?討吳將周賀
於成山,殺賀。十一月丙寅,太白晝見。閉P孛於翼,近太微上將星。庚寅,陳思王植
薨。十二月,行還許昌宮。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三國志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第三

文章 peter_zhong » 週五 6月 27, 2003 2:26 pm

明皇帝諱

回覆文章

回到「Royal Knight公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