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二 夏本紀 第二

版主: jiunn辰仔(str)arashi

回覆文章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六 5月 31, 2003 1:28 pm

注 集解鄭玄曰:“下尾合名曰逆河,言相向迎受也。”
注 正義播,布也。河至冀州,分布為九河,下至滄州,更同合為一大河,名曰逆
河,而夾右碣石入於渤海也。
注 集解鄭玄曰:“地理志
圖檔まつざか だいすけ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六 5月 31, 2003 1:27 pm

注 集解孔安國曰:“北據淮,南距海。”
注 集解鄭玄曰:“地理志彭蠡澤在豫章彭澤西。”孔安國曰:“隨陽之鳥,鴻鷫
之屬,冬月居此澤也。”索隱都,古文尚書作“豬”。孔安國雲“水所停曰豬”,鄭玄
雲“南方謂都為豬”,則是水聚會之義。正義蠡音禮。括地志雲:“彭蠡湖在江州潯陽
縣東南五十二裡。”
注 索隱韋昭雲:“三江謂鬆江妳錢唐江妳浦陽江。”今按:地理志有南江妳中江
妳北江,是為三江。其南江從會稽吳縣南,東入海。中江從丹陽蕪湖縣西南,東至會稽
陽羨縣入海。北江從會稽毗陵縣北,東入海。故下文“東為中江”,又“東為北江”,
孔安國雲“有北有中,南可知也。”
注 集解孔安國曰:“震澤,吳南太湖名。言三江已入,致定為震澤。”索隱震,
一作“振”。地理志會稽吳縣“故周泰伯所封國,具區在其西,古文以為震澤”。又左
傳稱“笠澤”,亦謂此也。正義澤在蘇州西南四十五裡。三江者,在蘇州東南三十裡,
名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裡至太湖,名曰鬆江,古笠澤江;
一江東南上七十裡至白蜆湖,名曰上江,亦曰東江;一江東北下三百余裡入海,名
曰下江,亦曰婁江:於其分處號曰三江口。顧夷吳地記雲“鬆江東北行七十裡,得三江
口。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海為東江,並鬆江為三江”是也。言理三江入海,非入震
澤也。按:太湖西南湖州諸溪從天目山下,西北宣州諸山有溪,並下太湖。太湖東北流,
各至三江口入海。其湖無通彭蠡湖及太湖處,並阻山陸。諸儒及地志等解“三江既入”
皆非也。周禮職方氏雲“揚州藪曰具區,川曰三江”。按:五湖妳三江者,韋昭注非也。
其源俱不通太湖,引解“三江既入”,失之遠矣。五湖者,菱湖妳遊湖妳莫湖妳貢湖妳
胥湖,皆太湖東岸,五灣為五湖,蓋古時應別,今並相連。菱湖在莫厘山東,周回三十
余裡,西口闊二裡,其口南則莫厘山,北則徐侯山,西與莫湖連。莫湖在莫厘山西及北,
北與胥湖連;胥湖在胥山西,南與莫湖連:各周回五六十裡,西連太湖。遊湖在北二十
裡,在長山東,湖西口闊二裡,其口東南岸樹裡山,西北岸長山,湖周回五六十裡。貢
湖在長山西,其口闊四五裡,口東南長山,山南即山陽村,西北連常州無錫縣老岸,湖
周回一百九十裡已上,湖身向東北,長七十余裡。
兩湖西亦連太湖。河渠書雲“於吳則通渠三江妳五湖”。貨殖傳雲“夫吳有三江妳
五湖之利。”又太史公自□傳雲“登姑蘇,望五湖”是也。
注 集解孔安國曰:“水去布生。”
注 集解少長曰夭。喬,高也。
注 集解馬融曰:“漸,洳也。”
注 集解孔安國曰:“田第九,賦第七,雜出第六。”
注 集解孔安國曰:“金妳銀妳銅。”。鄭玄曰:“銅三色也。”
注 集解孔安國曰:“瑤,琨,皆美玉也。”
注 集解孔安國曰:“象齒妳犀皮妳鳥羽妳旄牛尾也。”正義周禮考工記雲:
“犀甲七屬,兕甲六屬。”郭雲:“犀似水牛,豬頭,大腹,庳?,橢角,好食□
也。亦有一角者。”按:西南夷常貢旄牛尾,為旌旗之飾,書詩通謂之旄。
故尚書雲“右秉白旄”,詩雲“建
圖檔まつざか だいすけ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史記卷二 夏本紀 第二

文章 peter_zhong » 週六 5月 31, 2003 1:27 pm

夏禹, 名曰文命。 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 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
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
為人臣。

注 集解謚法曰:“受禪成功曰禹。”正義夏者,帝禹封國號也。帝王紀雲:
“禹受封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陽翟是也。”
注 索隱尚書雲“文命敷於四海”,孔安國雲“外布文德教命”,不雲是禹名。
太史公皆以放勛妳重華妳文命為堯妳舜妳禹之名,未必為得。孔又雲“虞氏,舜名”,
則堯妳禹妳湯皆名矣。蓋古者帝王之號皆以名,後代因其行,追而為謚。
其實禹是名。故張晏雲“少昊已前,天下之號象其德;顓頊已來,天下之號因其名”。
又按:系本“鯀取有辛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宋衷雲“高密,禹所封國”。正
義帝王紀雲:“父鯀妻修己,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名
文命,字密,身九尺二寸長,本西夷人也。大戴禮雲‘高陽之孫,鯀之子,曰文命’。
楊雄蜀王本紀雲‘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也,生於石紐’。”括地志雲:“茂州汶川縣石
紐山在縣西七十三裡。華陽國志雲‘今夷人共營其地,方百裡不敢居牧,至今猶不敢放
六畜’。”
按:廣柔,隋改曰汶川。
注 索隱皇甫謐雲:“鯀,帝顓頊之子,字熙。”又連山易雲“鯀封於崇”,故國
語謂之“崇伯鯀”。系本亦以鯀為顓頊子。漢書律歷志則雲“顓頊五代而生鯀”。按:
鯀既仕堯,與舜代系殊懸,舜即顓頊六代孫,則鯀非是顓頊之子。蓋班氏之言近得其實。

當帝堯之時,鴻水 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堯求能治水者,鏦臣四岳皆
曰鯀可。堯曰:“鯀為人負命毀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賢於鯀者,願帝試之。”
於是堯聽四岳,用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帝堯乃求人,更得舜。舜登
用,攝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 乃殛鯀於羽山以死。 天下皆以舜之
誅為是。於是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

注 索隱一作“洪”。鴻,大也。以鳥大曰鴻,小曰鷫,故近代文字大義者皆作
“鴻”也。
注 索隱言無功狀。
注 正義殛音紀力反。鯀之羽山,化為黃熊,入於羽淵。熊音乃來反,下三點為三
足也。束鷶發蒙紀雲:“□三足曰熊。”

堯崩,帝舜問四岳曰:“有能成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為司空,可成
美堯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維是勉之。”禹拜稽首,讓於契
妳後稷妳皋陶。舜曰:“女其往視爾事矣。”
禹為人敏給克勤;其?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 身為度, 稱以出;
??穆穆,為綱為紀。

注 索隱言禹聲音應鐘律。
注 集解王肅曰:“以身為法度。”索隱按:今巫猶稱“禹步”。
注 集解徐廣曰:“一作‘士’。”索隱按:大戴禮見作“士”。又一解雲,上文
聲與身為律度,則權衡亦出於其身,故雲“稱以出”也。

禹乃遂與益妳後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 定高山大川。
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
孝於鬼神。 卑宮室,致費於溝
圖檔まつざか だいすけ

回覆文章

回到「Royal Knight公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