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八十九 張耳陳余列傳 第二十九

版主: jiunn辰仔(str)arashi

回覆文章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六 5月 31, 2003 9:52 pm

注 索隱望,怨責也。
注 索隱案:重訓難也。或雲重,惜也。
注 索隱此辭出國語。
注 正義言陳余如廁還,亦怨望張耳不讓其印。
趙王歇復居信都。張耳從項羽諸侯入關。漢元年二月,項羽立諸侯王,張耳雅遊,
人多為之言,項羽亦素數聞張耳賢,乃分趙立張耳為常山王,治信都。
信都更名襄國。

注 集解韋昭曰:“雅,素也。”索隱鄭氏雲“雅,故也”。韋昭雲“雅,素也”。
然素亦故也。故遊,言慣遊從,故多為人所稱譽。
陳余客多說項羽曰:“陳余、張耳一體有功於趙。”項羽以陳余不從入關,聞其在
南皮, □以南皮旁三縣以封之,而徙趙王歇王代。

注 索隱地理志屬勃海。正義故城在滄州南皮縣北四裡也。
注 集解徐廣曰:“都代縣。”
張耳之國,陳余癒益怒,曰:“張耳與余功等也,今張耳王,余獨侯,此項羽不平。”
及齊王田榮畔楚,陳余乃使夏說說 田榮曰:“項羽為天下宰不平,盡王諸將善地,徙
故王王惡地,今趙王乃居代!願王假臣兵,請以南皮為
圖檔まつざか だいすけ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六 5月 31, 2003 9:52 pm

注 索隱案:酈食其雲“白馬之津”,白馬是津渡,其地與黎陽對岸。
注 集解鄧展曰:“至河北縣說之。”
注 集解漢書音義曰:“嶺有五,因以為名,在交址界中也。”索隱裴氏廣州記雲
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斯五嶺。
注 集解漢書音義曰:“家家人頭數出谷,以箕斂之。”
乃引兵東北擊范陽。范陽人蒯通說范陽令曰: “竊聞公之將死,故吊。雖然,賀
公得通而生。”范陽令曰:“何以吊之?”對曰:“秦法重,足下為范陽令十年矣,殺
人之父,孤人之子,斷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勝數。然而慈父孝子莫敢?刃 公之腹
中者,畏秦法耳。今天下大亂,秦法不施,然則慈父孝子且?刃公之腹中以成其名,此
臣之所以吊公也。今諸侯畔秦矣,武信君兵且至,而君堅守范陽,少年皆爭殺君,下武
信君。君急遣臣見武信君,可轉禍為福,在今矣。”

注 集解漢書曰“范陽令徐公”。
注 集解徐廣曰:“?音瀨。”李奇曰:“東方人以物插地皆為?。”
范陽令乃使蒯通見武信君曰:“足下必將戰勝然後略地,攻得然後下城,臣竊以為
過矣。誠聽臣之計,可不攻而降城,不戰而略地,傳檄而千裡定,可乎?”
武信君曰:“何謂也?”蒯通曰:“今范陽令宜整頓其士卒以守戰者也,怯而畏死,
貪而重富貴,故欲先天下降,畏君以為秦所置吏,誅殺如前十城也。然今范陽少年亦方
殺其令,自以城距君。君何不 臣侯印,拜范陽令,范陽令則以城下君,少年亦不敢殺
其令。令范陽令乘朱輪華轂,使驅馳燕、趙郊。燕、趙郊見之,皆曰此范陽令,先下者
也,即喜矣,燕、趙城可毋戰而降也。此臣之所謂傳檄而千裡定者也。”武信君從其計,
因使蒯通賜范陽令侯印。趙地聞之,不戰以城下者三十余城。
至邯鄲,張耳、陳余聞周章軍入關,至戲卻; 又聞諸將為陳王徇地,多以讒毀得
罪誅,怨陳王不用其隕不以為將而以為校尉。乃說武臣曰:“陳王起蘄,至陳而王,非
必立六國後。將軍今以三千人下趙數十城,獨介居河北, 不王無以填之。且陳王聽讒,
還報,恐不脫於禍。又不如立其兄弟;不,即立趙後。將軍毋失時,時閑不容息。”
武臣乃聽之,遂立為趙王。以陳余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

注 集解蘇林曰:“戲,地名。卻,兵退也。”正義戲音羲。出驪山。
注 集解晉灼曰:“介音戛。”瓚曰:“方言雲介,特也。”
注 索隱以言舉事不可失時,時幾之迅速,其閑不容一喘息頃也。
使人報陳王,陳王大怒,欲盡族武臣等家,而發兵擊趙。陳王相國房君諫曰:“秦
未亡而誅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不如因而賀之,使急引兵西擊秦。”陳王然之,從
其計,徙系武臣等家宮中,封張耳子敖為成都君。
陳王使使者賀趙,令趣發兵西入關。張耳、陳余說武臣曰:“王王趙,非楚意,特
以計賀王。楚已滅秦,必加兵於趙。願王毋西兵,北徇燕、代,南收河內以自廣。趙南
據大河,北有燕、代,楚雖勝秦,必不敢制趙。”趙王以為然,因不西兵,而使韓廣略
燕,李良略常山,張
圖檔まつざか だいすけ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史記卷八十九 張耳陳余列傳 第二十九

文章 peter_zhong » 週六 5月 31, 2003 9:52 pm

張耳者,大樑人也。 其少時,及魏公子毋忌為客。張耳嘗亡命 遊外黃。
外黃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 去抵父客。 父客素知張耳,乃謂女曰:
“必欲求賢夫,從張耳。”女聽,乃卒為請決,嫁之張耳。 張耳是時脫身遊,女家厚
奉給張耳,張耳以故致千裡客。乃宦魏為外黃令。名由此益賢。陳余者,亦大樑人也,
好儒術,數遊趙苦陘。 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陳余非庸人也。余年少,父事張
耳,兩人相與為刎頸交。

注 索隱臣瓚雲:“今陳留大樑城是也。”
注 索隱晉灼曰:“命者,名也。謂脫名籍而逃。”崔浩曰:“亡,無也。命,名
也。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為亡命。”
注 索隱地理志屬陳留。
注 集解徐廣曰:“一雲‘其夫亡’也。”
注 集解如淳曰:“父時故賓客。”索隱如淳曰:“抵,歸也,音丁禮反。”
注 索隱謂女請父客為決絕其夫,而嫁之張耳。
注 集解張晏曰:“苦陘,漢章帝改曰漢昌。”索隱地理志屬中山。張晏曰:
“章帝醜其名,改曰漢昌。”正義音邢。邢州唐昌縣。
注 索隱崔浩雲:“言要齊生死,斷頸無悔。”
秦之滅大樑也,張耳家外黃。高祖為布衣時,嘗數從張耳遊,客數月。秦滅魏數歲,
已聞此兩人魏之名士也,購求有得張耳千金,陳余五百金。張耳、陳余乃變名姓,俱之
陳,為裡監門 以自食。兩人相對。裡吏嘗有過笞陳余,陳余欲起,張耳躡之, 使受
笞。吏去,張耳乃引陳余之桑下而數之曰:“始吾與公言何如?今見小辱而欲死一吏乎?”
陳余然之。秦詔書購求兩人,兩人亦反用門者以令裡中。

注 集解張晏曰:“監門,裡正燱也。”
注 集解徐廣曰:“一作‘攝’。”
注 索隱案:門者即余、耳也。自以其名而號令裡中,詐更別求也。
陳涉起蘄,至入陳,兵數萬。張耳、陳余上謁陳涉。涉及左右生平數聞張耳、陳余
賢,未嘗見,見即大喜。
陳中豪傑父老乃說陳涉曰:“將軍身被堅執銳,率士卒以誅暴秦,復立楚社稷,存
亡繼絕,功德宜為王。且夫監臨天下諸將,不為王不可,願將軍立為楚王也。”
陳涉問此兩人,兩人對曰:“夫秦為無道,破人國家,滅人社稷,絕人後世,罷百
姓之力,盡百姓之財。將軍淪目張膽,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為天下除殘也。
今始至陳而王之,示天下私。願將軍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國後,自為樹黨,
為秦益敵也。敵多則力分,與?則兵強。如此野無交兵,縣無守城,誅暴秦,據咸陽以
令諸侯。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則帝業成矣。今獨王陳,恐天下解也。” 陳
涉不聽,遂立為王。

注 正義解,紀賣反。言天下諸侯見陳勝稱王王陳,皆解墮不相從也。
陳余乃復說陳王曰:“大王舉樑、楚而西,務在入關,未及收河北也。臣嘗遊趙,
知其豪桀及地形,願請奇兵北略趙地。”於是陳王以故所善陳人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
軍,以張耳、陳余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趙地。
武臣等從白馬渡河, 至諸縣,說其豪桀曰: “秦為亂政虐刑以殘賊天下,數十
年矣。北有長城之役,南有五嶺之戍, 外內騷動,百姓罷敝,頭會箕斂, 以供軍費,
財匱力盡,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陳王奮臂為天下倡始,王
楚之地,方二千裡,莫不響應,家自為怒,人自為□,各報其怨而攻其讎,縣殺其令丞,
郡殺其守尉。
今已張大楚,王陳,使吳廣、周文將卒百萬西擊秦。於此時而不成封侯之業者,非
人豪也。諸君試相與計之!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因天下之力而攻無道之君,報父兄
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業,此士之一時也。”豪桀皆然其言。乃行收兵,得數萬人,號武
臣為武信君。下趙十城,余皆城守,莫肯下。
圖檔まつざか だいすけ

回覆文章

回到「Royal Knight公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