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鎮 4

版主: jiunn辰仔(str)arashi

回覆文章
pomelo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5001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13, 2002 8:00 am

江南小鎮 4

文章 pomelo » 週四 6月 05, 2003 10:50 am

(四)




同裏最吸引人的去處無疑是著名的退思園了。我可以亳不誇張地說,這是我見


過的中國古典園林中特別讓我稱心滿意的幾個中的一個。我相信,如果同裏鎮稍稍


靠近一點鐵路或公路幹道,退思園必將塞滿旅遊的人群。但從上海到這裏畢竟很不


方便,從蘇州過來近一些,然而蘇州自己已有太多的園林,柔雅的蘇州人也就不高


興去坐長途車了。於是,一座大好的園林靜悄悄地呆著,而我特別看中的正是這一


點。中國古典園林不管依傍何種建築流派,都要以靜作爲自己的韻律。有了靜,全


部構建會組合成一種古箏獨奏般的淡雅清麗,而失去了靜,它內在的整體風致也就


不可尋找。在摩肩接踵的擁擠中游古典園林是很叫人傷心的事,如有一個偶然的機


會,或許是大雨剛歇,遊客未至,或許是時值黃昏,庭院冷落,你有幸走在這樣的


園林中就會覺得走進了一種境界,虛虛浮浮而又滿目生氣,幾乎不相信自己往常曾


多次來過。在人口越來越多,一切私家的古典園林都一一變成公衆遊觀處的現代,


我的這種審美嗜好無疑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奢侈願望了,但竟然有時也能滿足。去年


冬天曾在上海遠郊嘉定縣小住了十幾天,每天早晨和傍晚,當上海旅遊者的班車尚


未到達或已經離開的時候,我會急急趕到秋霞圃去,舒舒坦坦地享受一番園林間物


我交融的本味。退思園根本沒有上海的旅遊班車抵達,能夠遇到的遊客大多是一些


鎮上的退休老人,安靜地在回廊低欄上坐著,看到我們面對某處景點有所遲疑時,


他們會用自我陶醉的緩慢語調來解釋幾句,前後又安靜地坐下去。就這樣,我們從


西首的大門進入,向著東面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觀賞過來。總以爲看完這一進就差


不多了,沒想到一個月洞門又引出一個新的空間,而且一進比一進美,一層比一層


奇。心中早已繃著懸念,卻又時時爲意外發現而一次次驚歎,這讓我想到中國古典


園林和古典劇曲在結構上的近似。難怪中國古代曲論家王驥德和李漁都把編劇與工


師營建宅院苑榭相提伴論。





  退思園已有100多年歷史,園主任蘭生便是同裏人,做官做得不小,授資政


大夫,賜內閣學士,任凰潁六泗兵備道,兼淮北牙厘局及凰陽鈔關之職,有權有勢


地管過現今安徽省的很大一塊地方。後來他就像許多朝廷命官一樣遭到了彈劾,落


職了,於是回到家鄉同裏,請本鎮一位叫袁龍的傑出芸術家建造此園。園名“退思


”,立即使人想起《左傳》中的那句話:“林父之事君也,進思進忠,退思補過。


”但我漫步在如此精美的園林中,很難相信任蘭生動用“退思補過”這一命題的誠


懇。“退”是事實,“思”也是免不了的,至於是不是在思“補過”和“事君”則


不宜輕信。眼前的水閣亭榭、假山荷池、曲徑回廊根本容不下一絲愧赧。好在京城


很遠也管不到什麽了。





  任蘭生是聰明的。“退思”云云就像找一個官場爛熟的題目招貼一下,趕緊把


安徽官任上搜括來的錢財幻化成一個偷不去搶不走、又無法用數位估價的居住地,


也不向外展示,只是一家子安安靜靜地住著。即使朝廷中還有覬覦者,一見他完全


是一派定居的樣子,沒有再到官場爭逐的念頭了,也就放下了心,以求彼此兩忘。


我不知道任蘭生在這個園子裏是如何度過晚年的,是否再遭到過什厶兇險,卻總覺


得在這樣一個地方哪怕住下幾年也是令人羡慕的,更新何況對園主來說這又是祖輩


生息的家鄉。任蘭生沒有料到,這件看來純然利己的事情實際上竟成了他畢生最大


的功業,歷史因這座園林把他的名字記下了,而那些淩駕在他之上,或彈劾他而獲


勝的袞袞諸公們卻早就像塵埃一樣飄散在時間的流水之中。





  就這樣,江南省鎮款款地接待著一個個早年離它遠去的遊子,安慰他們,勸他


們好生休息,又盡力鼓勵他們把休息地弄好。這幾乎已成爲一種人生範式,在無形


之中悄悄控制著遍及九州的志士仁人,使他們常常登高回眸、月夜苦思、夢中輕笑


。江南小鎮的美色遠不僅僅在於它們自身,而更在於無數行旅者心中的畢生描繪。





  在踏出退思園大門時我想,現今的中國文人幾乎都沒有能力靠一人之力建造這


樣的歸息之地了,但是哪怕在這樣的小鎮中覓得一就較簡單的住所也好呀,爲什麽


非要擠在大都市里不可呢?我一直相信從事文化芸術與從事經濟貿易、機機施工不


同,特別需重有一個真正安寧的環境深入運思、專注體悟,要不然很難成爲名副其


實的大家。在逼仄的城市空間裏寫什厶都不妨,就是不宜進行宏篇巨制式的芸術創


造。日本有位芸術家每年要在太平洋的一就小島上隱居很長時間,只留出一小部分


時間在全世界轉悠,手上夾著從小島帶出來的一大疊樂譜和文稿。江南小鎮很可以


成爲我們的作家芸術家的小島,有了這厶一個個寧靜的家院在身後,作家芸術家們


走在都市街道間的步子也會踏實一點,文壇中的煩心事也會減少大半。而且,由於


作家芸術家駐足其間,許多小鎮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聲望也會大大提高。如果說我們


今天的江南小鎮比過去缺了點什厶,在我看來,缺了一點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


點隱潛在河邊小巷間的安適書齋,缺了一點足以使這些小鎮産生超越時空適吸引力


適芸術靈魂。而這些智者,這些靈魂,現正在大都市人海中領受真正的自然意義上


的“傾軋”。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但願有一天,能讓飄蕩在都市喧囂間


的惆悵鄉愁收伏在無數清雅的鎮邑間,而一座座江南小鎮又重新在文化意義上走上


充實。只有這樣,中國文化才能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實現雙相自立。





  到那時,風景旅遊和人物訪謁會溶成一體,“梨花村裏叩重門,握手相看淚滿


痕”的動人景象又會經常出現,整個華夏大地也就會鋪展出文化座標上的重巒疊嶂。





  也許,我想得太多了。

回覆文章

回到「Royal Knight公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