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第三
-
- 究級玩家
- 文章: 7719
-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注[一]漢晉春秋曰:史官言於帝曰:“此周之分野也,洛邑惡之。”於是大修禳禱
之術以厭焉。魏書曰:九月,蜀陰平太守廖? 矗 厴魄己鑠崔τ S褐荽淌飯馫a
廣魏太守王湒、南安太守遊奕將兵討? ;瓷鮮椋骸擺S、奕等分兵夾山東西,圍落賊表,
破在旦夕。”帝曰:
“兵勢惡離。”促詔淮敕奕諸別營非要處者,還令據便地。詔敕未到,奕軍為? ?
破;湒為流矢所中死。
丙寅,司馬宣王圍公孫淵於襄平,大破之,傳淵首於京都,海東諸郡平。冬十一月,
錄討淵功,太尉宣王以下增邑封爵各有差。初,帝議遣宣王討淵,發卒四萬人。議臣皆
以為四萬兵多,役費難供。帝曰:“四千裡征伐,雖雲用奇,亦當任力,不當稍計役費。”
遂以四萬人行。及宣王至遼東,霖雨不得時攻,鏦臣或以為淵未可卒破,宜詔宣王還。
帝曰:“司馬懿臨危制變,擒淵可計日待也。”卒皆如所策。
壬午,以司空燱臻為司徒,司隸校尉崔林為司空。閏月,月犯心中央大星。十二月
乙醜,帝寢疾不豫。辛巳,立皇後。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寡孤獨谷。以燕王宇為大
將軍,甲申免,以武燱將軍曹爽代之。[一]
注[一]漢晉春秋曰:帝以燕王宇為大將軍,使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燱將軍曹爽、
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等對輔政。中書監劉放、令孫資久專權寵,為朗等素所不
善,懼有後害,陰圖間之,而宇常在帝側,故未得有言。甲申,帝氣微,宇下殿呼曹肇
有所議,未還,而帝少閑,惟曹爽獨在。放知之,呼資與謀。資曰:“不可動也。”放
曰:“俱入鼎鑊,何不可之有?”乃突前見帝,垂泣曰:“陛下氣微,若有不諱,將以
天下付誰?”帝曰:“卿不聞用燕王耶?”放曰:“陛下忘先帝詔敕,藩王不得輔政。
且陛下方病,而曹肇、秦朗等便與才人侍疾者言戲。燕王擁兵南面,不聽臣等入,此即
豎刁、趙高也。今皇太子幼弱,未能統政,外有強暴之寇,內有勞怨之民,陛下不遠慮
存亡,而近系恩舊。委祖宗之業,付二三凡士,寢疾數日,外內壅隔,社稷危殆,而己
不知,此臣等所以痛心也。”帝得放言,大怒曰:“誰可任者?”放、資乃舉爽代宇,
又白“宜詔司馬宣王使相參”,帝從之。放、資出,曹肇入,泣涕固諫,帝使肇敕停。
肇出戶,放、資趨而往,復說止帝,帝又從其言。放曰:“宜為手詔。”
帝曰:“我困篤,不能。”放即上
之術以厭焉。魏書曰:九月,蜀陰平太守廖? 矗 厴魄己鑠崔τ S褐荽淌飯馫a
廣魏太守王湒、南安太守遊奕將兵討? ;瓷鮮椋骸擺S、奕等分兵夾山東西,圍落賊表,
破在旦夕。”帝曰:
“兵勢惡離。”促詔淮敕奕諸別營非要處者,還令據便地。詔敕未到,奕軍為? ?
破;湒為流矢所中死。
丙寅,司馬宣王圍公孫淵於襄平,大破之,傳淵首於京都,海東諸郡平。冬十一月,
錄討淵功,太尉宣王以下增邑封爵各有差。初,帝議遣宣王討淵,發卒四萬人。議臣皆
以為四萬兵多,役費難供。帝曰:“四千裡征伐,雖雲用奇,亦當任力,不當稍計役費。”
遂以四萬人行。及宣王至遼東,霖雨不得時攻,鏦臣或以為淵未可卒破,宜詔宣王還。
帝曰:“司馬懿臨危制變,擒淵可計日待也。”卒皆如所策。
壬午,以司空燱臻為司徒,司隸校尉崔林為司空。閏月,月犯心中央大星。十二月
乙醜,帝寢疾不豫。辛巳,立皇後。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寡孤獨谷。以燕王宇為大
將軍,甲申免,以武燱將軍曹爽代之。[一]
注[一]漢晉春秋曰:帝以燕王宇為大將軍,使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燱將軍曹爽、
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等對輔政。中書監劉放、令孫資久專權寵,為朗等素所不
善,懼有後害,陰圖間之,而宇常在帝側,故未得有言。甲申,帝氣微,宇下殿呼曹肇
有所議,未還,而帝少閑,惟曹爽獨在。放知之,呼資與謀。資曰:“不可動也。”放
曰:“俱入鼎鑊,何不可之有?”乃突前見帝,垂泣曰:“陛下氣微,若有不諱,將以
天下付誰?”帝曰:“卿不聞用燕王耶?”放曰:“陛下忘先帝詔敕,藩王不得輔政。
且陛下方病,而曹肇、秦朗等便與才人侍疾者言戲。燕王擁兵南面,不聽臣等入,此即
豎刁、趙高也。今皇太子幼弱,未能統政,外有強暴之寇,內有勞怨之民,陛下不遠慮
存亡,而近系恩舊。委祖宗之業,付二三凡士,寢疾數日,外內壅隔,社稷危殆,而己
不知,此臣等所以痛心也。”帝得放言,大怒曰:“誰可任者?”放、資乃舉爽代宇,
又白“宜詔司馬宣王使相參”,帝從之。放、資出,曹肇入,泣涕固諫,帝使肇敕停。
肇出戶,放、資趨而往,復說止帝,帝又從其言。放曰:“宜為手詔。”
帝曰:“我困篤,不能。”放即上
-
- 究級玩家
- 文章: 7719
-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注[一]魏略曰:是年起太極諸殿,築總章觀,高十余丈,建翔鳳於其上;又於芳林
園中起陂池,楫棹越歌;又於列殿之北,立八坊,諸才人以次序處其中,貴人夫人以上,
轉南附焉,其秩石擬百官之數。帝常遊宴在內,乃選女子知書可付信者六人,以為女尚
書,使典省外奏事,處當畫可,自貴人以下至尚保,及給掖庭洒掃,習伎歌者,各有千
數。通引谷水過九龍殿前,為玉井綺欄,蟾蜍含受,神龍吐出。使博士馬均作司南車,
水轉百戲。歲首建巨獸,魚龍曼延,弄馬倒騎,備如漢西京之制,築閶闔諸門闕外罘篠。
太子舍人張茂以吳、蜀數動,諸將出征,而帝盛興宮室,留意於玩飾,賜與無度,帑藏
空竭;又錄奪士女前已嫁為吏民妻者,還以配士,既聽以生口自贖,又簡選其有姿色者
內之掖庭,乃上書諫曰:“臣伏見詔書,諸士女嫁非士者,一切錄奪,以配戰士,斯誠
權氻妝y,然非大化之善者也。臣請論之。陛下,天之子也,百姓吏民,亦陛下之子也。
禮,賜君子小人不同日,所以殊貴賤也。吏屬君子,士為小人,今奪彼以與此,亦無以
異於奪兄之妻妻弟也,於父母之恩偏矣。又詔書聽得以生口年紀、顏色與妻相當者自代,
故富者則傾家盡產,貧者舉假貸貰,貴買生口以贖其妻;縣官以配士為名而實內之掖庭,
其醜惡者乃出與士。得婦者未必有歡心,而失妻者必有憂色,或窮或愁,皆不得志。夫
君有天下而不得萬姓之歡心者,?不危殆。且軍師在外數千萬人,一日之費非徒千金,
舉天下之賦以奉此役,猶將不給,況復有宮庭非員無錄之女,椒房母後之家,賞賜橫興,
內外交引,其費半軍。昔漢武帝好神仙,信方士,掘地為海,封土為山,賴是時天下為
一,莫敢與爭者耳。自衰亂以來,四五十載,馬不舍鞍,士不釋甲,每一交戰,血流丹
野,創痍號痛之聲,於今未已。猶強寇在疆,圖危魏室。陛下不兢兢業業,念崇節約,
思所以安天下者,而乃奢靡是務,中尚方純作玩弄之物,炫耀後園,建承露之盤,斯誠
快耳目之觀,然亦足以騁寇絢之心矣。惜乎,舍堯舜之節儉,而為漢武之侈事,臣竊為
陛下不取也。願陛下沛然下詔,萬幾之事有無益而有損者悉除去之,以所除無益之費,
厚賜將士父母妻子之飢寒者,問民所疾而除其所惡,實倉廩,繕甲兵,恪恭以臨天下。
如是,吳賊面縛,蜀虜輿櫬,不待誅而自服,太平之路可計日而待也。陛下可無勞神思
於海表,軍師高枕,戰士備員。今鏦公皆結舌,而臣所以不敢不獻瞽言者,臣昔上要言,
散騎奏臣書,以聽諫篇為善,詔曰:‘是也’,擢臣為太子舍人;
且臣作書譏為人臣不能諫諍,今有可諫之事而臣不諫,此為作書虛妄而不能言也。
臣年五十,常恐至死無以報國,是以投軀沒命,冒昧以聞,惟陛下裁察。”書通,上顧
左右曰:“張茂恃鄉裡故也。”以事付散騎而已。茂字彥林,沛人。
秋七月,洛陽崇華殿災,八月庚午,立皇子芳為齊王,詢為秦王。丁巳,行還洛陽
宮。命有司復崇華,改名九龍殿。冬十月己酉,中山王兗薨。壬申,太白晝見。十一月
丁酉,行幸許昌宮。[一]
注[一]魏氏春秋曰:是歲張掖郡刪丹縣金山玄川溢湧,寶石負圖,狀象靈龜,廣一
丈六尺,長一丈七尺一寸,圍五丈八寸,立於川西。有石馬七,其一仙人騎之,其一羈
絆,其五有形而不善成。有玉匣關蓋於前,上有玉字,玉勇二,璜一。麒麟在東,鳳鳥
在南,白虎在西,犧牛在北,馬自中布列四面,色皆蒼白。其南有五字,曰“上上三天
王”;又曰“述大金,大討曹,金但取之,金立中,大金馬一匹在中,大*(告)**[吉]*
開壽,此馬甲寅述水”。凡“中”字六,“金”字十;又有若八卦及列宿孛彗之象焉。
世語曰:又有一雞象。搜神記曰:
初,漢元、成之世,先識之士有言曰,魏年有和,當有開石於西三千余裡,系五馬,
文曰“大討曹”。及魏之初興也,張掖之柳谷,有開石焉,始見於建安,形成於黃初,
文備於太和,周圍七尋,中高一仞,蒼質素章,龍馬、麟鹿、鳳皇、仙人之象,粲然咸
著,此一事者,魏、晉代興之符也。至晉泰始三年,張掖太守焦勝上言,以留郡本國圖
校今石文,文字多少不同,謹具圖上。按其文有五馬象,其一有人平上幘,執戟而乘之,
其一有若馬形而不成,其字有“金”,有“中”,有“大司馬”,有“王”,有“大吉”,
有“正”,有“開壽”,其一成行,曰“金當取之”。漢晉春秋曰:氐池縣大柳谷口夜
激波湧溢,其聲如雷,曉而有蒼石立水中,長一丈六尺,高八尺,白石畫之,為十三馬,
一牛,一鳥,八卦玉勇之象,皆隆起,其文曰“大討曹,適水中,甲寅”。帝惡其“討”
也,使鑿去為“計”,以蒼石窒之,宿昔而白石滿焉。至晉初,其文癒明,馬象皆煥徹
如玉焉。
四年春二月,太白復晝見,月犯太白,又犯軒轅一星,入太微而出。夏四月,置崇
文觀,征善屬文者以充之。五月乙卯,司徒董昭薨。丁巳,肅慎氏獻
園中起陂池,楫棹越歌;又於列殿之北,立八坊,諸才人以次序處其中,貴人夫人以上,
轉南附焉,其秩石擬百官之數。帝常遊宴在內,乃選女子知書可付信者六人,以為女尚
書,使典省外奏事,處當畫可,自貴人以下至尚保,及給掖庭洒掃,習伎歌者,各有千
數。通引谷水過九龍殿前,為玉井綺欄,蟾蜍含受,神龍吐出。使博士馬均作司南車,
水轉百戲。歲首建巨獸,魚龍曼延,弄馬倒騎,備如漢西京之制,築閶闔諸門闕外罘篠。
太子舍人張茂以吳、蜀數動,諸將出征,而帝盛興宮室,留意於玩飾,賜與無度,帑藏
空竭;又錄奪士女前已嫁為吏民妻者,還以配士,既聽以生口自贖,又簡選其有姿色者
內之掖庭,乃上書諫曰:“臣伏見詔書,諸士女嫁非士者,一切錄奪,以配戰士,斯誠
權氻妝y,然非大化之善者也。臣請論之。陛下,天之子也,百姓吏民,亦陛下之子也。
禮,賜君子小人不同日,所以殊貴賤也。吏屬君子,士為小人,今奪彼以與此,亦無以
異於奪兄之妻妻弟也,於父母之恩偏矣。又詔書聽得以生口年紀、顏色與妻相當者自代,
故富者則傾家盡產,貧者舉假貸貰,貴買生口以贖其妻;縣官以配士為名而實內之掖庭,
其醜惡者乃出與士。得婦者未必有歡心,而失妻者必有憂色,或窮或愁,皆不得志。夫
君有天下而不得萬姓之歡心者,?不危殆。且軍師在外數千萬人,一日之費非徒千金,
舉天下之賦以奉此役,猶將不給,況復有宮庭非員無錄之女,椒房母後之家,賞賜橫興,
內外交引,其費半軍。昔漢武帝好神仙,信方士,掘地為海,封土為山,賴是時天下為
一,莫敢與爭者耳。自衰亂以來,四五十載,馬不舍鞍,士不釋甲,每一交戰,血流丹
野,創痍號痛之聲,於今未已。猶強寇在疆,圖危魏室。陛下不兢兢業業,念崇節約,
思所以安天下者,而乃奢靡是務,中尚方純作玩弄之物,炫耀後園,建承露之盤,斯誠
快耳目之觀,然亦足以騁寇絢之心矣。惜乎,舍堯舜之節儉,而為漢武之侈事,臣竊為
陛下不取也。願陛下沛然下詔,萬幾之事有無益而有損者悉除去之,以所除無益之費,
厚賜將士父母妻子之飢寒者,問民所疾而除其所惡,實倉廩,繕甲兵,恪恭以臨天下。
如是,吳賊面縛,蜀虜輿櫬,不待誅而自服,太平之路可計日而待也。陛下可無勞神思
於海表,軍師高枕,戰士備員。今鏦公皆結舌,而臣所以不敢不獻瞽言者,臣昔上要言,
散騎奏臣書,以聽諫篇為善,詔曰:‘是也’,擢臣為太子舍人;
且臣作書譏為人臣不能諫諍,今有可諫之事而臣不諫,此為作書虛妄而不能言也。
臣年五十,常恐至死無以報國,是以投軀沒命,冒昧以聞,惟陛下裁察。”書通,上顧
左右曰:“張茂恃鄉裡故也。”以事付散騎而已。茂字彥林,沛人。
秋七月,洛陽崇華殿災,八月庚午,立皇子芳為齊王,詢為秦王。丁巳,行還洛陽
宮。命有司復崇華,改名九龍殿。冬十月己酉,中山王兗薨。壬申,太白晝見。十一月
丁酉,行幸許昌宮。[一]
注[一]魏氏春秋曰:是歲張掖郡刪丹縣金山玄川溢湧,寶石負圖,狀象靈龜,廣一
丈六尺,長一丈七尺一寸,圍五丈八寸,立於川西。有石馬七,其一仙人騎之,其一羈
絆,其五有形而不善成。有玉匣關蓋於前,上有玉字,玉勇二,璜一。麒麟在東,鳳鳥
在南,白虎在西,犧牛在北,馬自中布列四面,色皆蒼白。其南有五字,曰“上上三天
王”;又曰“述大金,大討曹,金但取之,金立中,大金馬一匹在中,大*(告)**[吉]*
開壽,此馬甲寅述水”。凡“中”字六,“金”字十;又有若八卦及列宿孛彗之象焉。
世語曰:又有一雞象。搜神記曰:
初,漢元、成之世,先識之士有言曰,魏年有和,當有開石於西三千余裡,系五馬,
文曰“大討曹”。及魏之初興也,張掖之柳谷,有開石焉,始見於建安,形成於黃初,
文備於太和,周圍七尋,中高一仞,蒼質素章,龍馬、麟鹿、鳳皇、仙人之象,粲然咸
著,此一事者,魏、晉代興之符也。至晉泰始三年,張掖太守焦勝上言,以留郡本國圖
校今石文,文字多少不同,謹具圖上。按其文有五馬象,其一有人平上幘,執戟而乘之,
其一有若馬形而不成,其字有“金”,有“中”,有“大司馬”,有“王”,有“大吉”,
有“正”,有“開壽”,其一成行,曰“金當取之”。漢晉春秋曰:氐池縣大柳谷口夜
激波湧溢,其聲如雷,曉而有蒼石立水中,長一丈六尺,高八尺,白石畫之,為十三馬,
一牛,一鳥,八卦玉勇之象,皆隆起,其文曰“大討曹,適水中,甲寅”。帝惡其“討”
也,使鑿去為“計”,以蒼石窒之,宿昔而白石滿焉。至晉初,其文癒明,馬象皆煥徹
如玉焉。
四年春二月,太白復晝見,月犯太白,又犯軒轅一星,入太微而出。夏四月,置崇
文觀,征善屬文者以充之。五月乙卯,司徒董昭薨。丁巳,肅慎氏獻
-
- 究級玩家
- 文章: 7719
-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