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

版主: jiunn辰仔(str)arashi

回覆文章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五 6月 27, 2003 5:43 pm

太傅公仁慈惻隱,雖知賊卓必為禍害,以信徇義,不忍去也。門戶滅絕,死亡流漫,
幸蒙遠近來相赴助,不因此時上討國賊,下刷家恥,而圖於此,非所聞也。又曰‘室家
見戮,可復北面’,此卓所為,豈國家哉?君命,天也,天不可讎,況非君命乎!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五 6月 27, 2003 5:43 pm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雖少,未可輕也,不如
以久持之。
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
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
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
無及也。”紹不從。
豐懇諫,紹怒甚,以為沮?,械系之。紹軍既敗,或謂豐曰:“君必見重。”豐曰:
“若軍有利,吾必全,今軍敗,吾其死矣。”紹還,謂左右曰:“吾不用田豐言,果為
所笑。”遂殺之。[一]紹外寬雅,有局度,憂喜不形於色,而內多忌害,皆此類也。

注[一]先賢行狀曰:豐字符皓,鉅鹿人,或雲勃海人。豐天姿?傑,權略多奇,少
喪親,居喪盡哀,日月雖過,笑不至矧。博覽多識,名重州黨。初辟太尉府,舉茂才,
遷待御史。閹宦□朝,英賢被害,豐乃棄x歸家。袁紹起義,卑辭厚幣以招致豐,豐以
王室多難,志存匡救,乃應紹命,以為別駕。勸紹迎天子,紹不納。紹後用豐謀,以平
公孫瓚。逢紀憚豐亮直,數讒之於紹,紹遂忌豐。紹軍之敗也,土崩奔北,師徒略盡,
軍皆拊膺而泣曰:“向令田豐在此,不至於是也。”紹謂逢紀曰:“冀州人聞吾軍敗,
皆當念吾,惟田別駕前諫止吾,與?不同,吾亦慚見之。”紀復曰:“豐聞將軍之退,
拊手大笑,喜其言之中也。”紹於是有害豐之意。初,太祖聞豐不從戎,喜曰:“紹必
敗矣。”及紹奔遁,復曰:“向使紹用田別駕計,尚未可知也。”孫盛曰:觀田豐、沮
授之謀,雖良、平何以過之?故君貴審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則伯王之業隆,臣奉
?後,則覆亡之禍至:存亡榮辱,常必由茲。豐知紹將敗,敗則己必死,甘冒虎口以盡
忠規,烈士之於所事,慮不存己。夫諸侯之臣,義有去就,況豐與紹非純臣乎!詩雲
“逝將去汝,適彼樂土”,言去亂邦,就有道可也。
冀州城邑多叛,紹復擊定之。自軍敗後發病,七年,憂死。
紹愛少子尚,貌美,欲以為後而未顯。[一]審配、逢紀與辛評、郭圖爭權,配、紀
與尚比,評、圖與譚比。?以譚長,欲立之。配等恐譚立而評等為己害,緣紹素意,乃
奉尚代紹位。
譚至,不得立,自號車騎將軍。由是譚、尚有隙。太祖北征譚、尚。譚軍黎陽,尚
少與譚兵,而使逢紀從譚。譚求益兵,配等議不與。譚怒,殺紀。[二]太祖渡河攻譚,
譚告急於尚。尚欲分兵益譚,恐譚遂奪其?,乃使審配守鄴,尚自將兵助譚,與太祖相
拒於黎陽。自[二]*[九]*月至*(九)**[二]*月,大戰城下,譚、尚敗退,入城守。太祖
將圍之,乃夜遁。追至鄴,收其麥,拔陰安,引軍還許。太祖南征荊州,軍至西平。譚、
尚遂舉兵相攻,譚敗奔平原。尚攻之急,譚遣辛毗詣太祖請救。太祖乃還救譚,十月至
黎陽。[三]尚聞太祖北,釋平原還鄴。
其將呂曠、呂翔叛尚歸太祖,譚復陰刻將軍印假曠、翔。太祖知譚詐,與結婚以安
之,乃引軍還。尚使審配、蘇由守鄴,復攻譚平原。太祖進軍將攻鄴,到洹水,去鄴五
十裡,由欲為內應,謀泄,與配戰城中,敗,出奔太祖。太祖遂進攻之,為地道,配亦
於內作塹以當之。
配將馮禮開突門,內太祖兵三百余人,配覺之,從城上以大石擊突中柵門,柵門閉,
入者皆沒。太祖遂圍之,為塹,周四十裡,初令淺,示若可越。配望而笑之,不出爭利。
太祖一夜掘之,廣深二丈,決漳水以灌之,自五月至八月,城中餓死者過半。尚聞鄴急,
將兵萬余人還救之,依西山來,東至陽平亭,去鄴十七裡,臨滏水,舉火以示城中,城
中亦舉火相應。
配出兵城北,欲與尚對決圍。太祖逆擊之,敗還,尚亦破走,依曲漳為營,太祖遂
圍之。未合,尚懼,遣陰夔、陳琳乞降,不聽。尚還走濫口,進復圍之急,其將馬延等
臨陳降,?大潰,尚奔中山。盡收其輜重,得尚印綬、節鉞及衣物,以示其家,城中崩
沮。配兄子榮守東門,夜開門內太祖兵,與配戰城中,生禽配。配聲氣壯烈,終無撓辭,
見者莫不嘆息。遂斬之。[四]高幹以並州降,復以幹為刺史。

注[一]典論曰:譚長而惠,尚少而美。紹妻劉氏愛尚,數稱其才,紹亦奇其貌,欲
以為後,未顯而紹死。劉氏性酷妒,紹死,僵屍未殯,寵妾五人,劉盡殺之。以為死者
有知,當復見紹於地下,乃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五 6月 27, 2003 5:43 pm

紹復還屯鄴。初平四年,天子使太傅馬日?、太僕趙岐和解關東。岐別詣河北,紹
出迎於百裡上,拜奉帝命。岐住紹營,移書告瓚。瓚遣使具與紹書曰:“趙太僕以周召
之德,銜命來征,宣揚朝恩,示以和睦,曠若開雲見日,何喜如之?昔賈復、寇恂亦爭
士卒,欲相危害,遇光武之寬,親俱陛見,同輿共出,時人以為榮。自省邊鄙,得與將
軍共同此福,此誠將軍之眷,而瓚之幸也。”曲義後恃功而驕恣,紹乃殺之。
初,天子之立非紹意,及在河東,紹遣穎川郭圖使焉。圖還說紹迎天子都鄴,紹不
從。[一]會太祖迎天子都許,收河南地,關中皆附。紹悔,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以自
密近,太祖拒之。天子以紹為太尉,轉為大將軍,封鄴侯,[二]紹讓侯不受。頃之。擊
破瓚於易京,井其?。[三]出長子譚為青州,沮授諫紹:“必為禍始。”紹不聽,曰:
“孤欲令諸兒各據一州也。”[四]又以中子熙為幽州,甥高幹為並州。?數十萬,以審
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顏良、文醜為將率,簡精卒十萬,騎萬匹,
將攻許。[五]

注[一]獻帝傳曰:沮授說紹雲:“將軍累葉輔弼,世濟忠義。今朝廷播越,宗廟毀
壞,觀諸州郡外托義兵,內圖相滅,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駕,安宮
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紹悅,將從之。郭圖、淳於瓊
曰:“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且今英雄據有州郡,?動萬計,所
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
若迎天子以自近,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授曰:
“今迎朝廷,至義也,又於時宜大計也,若不早圖,必有先人者也。夫權不失機,功在
速捷,將軍其圖之!”紹弗能用。案此書稱*(郭圖)**[沮授]*之計,則與本傳違也。
注[二]獻帝春秋曰:紹恥班在太祖下,怒曰;“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今乃
背恩,挾天子以令我乎!”太祖聞,而以大將軍讓於紹。
注[三]典略曰:自此紹貢御希慢,私使主薄耿苞密白曰:“赤德衰盡,袁為黃胤,
宜順天意。”
紹以苞密白事示軍府將吏。議者咸以苞為妖妄宜誅,紹乃殺苞以自解。九州春秋曰:
紹延征北海鄭玄而不禮,趙融聞之曰:“賢人者,君子之望也。不禮賢,是失君子之望
也。夫有為之君,不敢失萬民之歡心,況於君子乎?失君子之望,難乎以有為矣。”英
雄記載太祖作董卓歌,辭雲:“德行不虧缺,變故自難常。鄭康成行酒,伏地氣絕,郭
景圖命盡於園桑。”
如此之文,則玄無病而卒。余書不見,故載錄之。
注[四]九州春秋載授諫辭曰:“世稱一兔走衢,萬人逐之,一人獲之,貪者悉止,
分定故也。
且年均以賢,德均則卜,古之制也。願上惟先代成敗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義。”
紹曰:“孤欲令四兒各據一州,以觀其能。”授出曰:“禍其始此乎!”譚始至青州,
為都督,未為刺史,後太祖拜為刺史。其土自河而西,蓋不過平原而已。遂北排田楷,
東攻孔融,曜兵海隅,是時百姓無主,欣戴之矣。然信用鏦小,好受近言,肆志奢淫,
不知稼穡之艱難。華彥、孔順皆奸佞小人也,信以為腹心;王修等備官而已。然能接待
賓客,慕名敬士。使婦弟領兵在內,至令草竊,?井而外,虜掠田野;別使兩將募兵下
縣,有賂者見免,無者見取,貧弱者多,乃至於竄伏丘野之中,放兵捕索,如獵鳥獸。
邑有萬戶者,著籍不盈數百,收賦納稅,參分不入一。招命賢士,不就;不趨赴軍期,
安居族黨,亦不能罪也。
注[五]世語曰:紹步卒五萬,騎八千。孫盛評曰:案魏武謂崔琰曰“昨案貴州戶籍,
可得三十萬?”。由此推之,但冀州勝兵已如此,況兼幽、並及青州乎?紹之大舉,必
悉師而起,十萬近之矣。獻帝傳曰:紹將南師,沮授、田豐諫曰:“師出歷年,百姓疲
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農逸民;若不得通,
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後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分遣精騎,鈔其
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審配、郭圖曰:“兵書之法,
十圍五攻,敵則能戰。今以明公之神武,跨河朔之強?,以伐曹氏。譬若覆手,今不時
取,後難圖也。”授曰:“蓋救亂誅暴,謂之義兵;恃?憑強,謂之驕兵。兵義無敵,
驕者先滅。曹氏迎天子安宮許都,今舉兵南向,於義則違。且廟勝之策,不在強弱。曹
氏法令既行,士卒精練,非公孫瓚坐受圍者也。今棄萬安之術,而興無名之兵,竊為公
懼之!”圖等曰:“武王伐紂,不曰不義,況兵加曹氏而雲無名!且公師武臣*(竭)*力,
將士憤怒,人思自騁,而不及時早定大業,慮之失也。夫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此越之
所以霸,吳之所以亡也。監軍之計,計在持牢,而非見時知機之變也。”
紹從之。圖等因是譖授“監統內外,威震三軍,若其浸盛,何以制之?夫臣與主不
同者昌,主與臣同者亡,此黃石之所忌也。且御?於外,不宜知內。”紹疑焉。乃分監
軍為三都督,使授及郭圖、淳於瓊各典一軍,遂合而南。
先是,太祖遣劉備詣徐州拒袁術。術死,備殺刺史車?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五 6月 27, 2003 5:42 pm

天子都許,追論瑞功,封子萌澹津亭侯。萌字文始,亦有才學,與王粲善。臨當就
國,粲作詩以贈萌,萌有答,在粲集中。
注[三]獻帝紀曰:初,議者欲令天子浮河東下,太尉楊彪曰:“臣弘農人,從此已
東,有三十六灘,非萬乘所當從也。”劉艾曰:“臣前為陝令,知其危險,有師猶有傾
覆,況今無師,太尉謀是也。”乃止。及當北渡,使李樂具船。天子步行趨河岸,岸高
不得下,董承等謀欲以馬羈相續以系帝腰。時中宮僕伏德扶中宮,一手持十匹絹,乃取
德絹連續為輦。行軍校尉尚弘多力,令弘居前負帝,乃得下登船。其余不得渡者甚?,
復遣船收諸不得渡者,皆爭攀船,船上人以刃櫟斷其指,舟中之指可掬。
注[四]魏書曰:乘輿時居棘籬中,門戶無關閉。天子與群臣會,兵士伏籬上觀,互
相鎮壓以為笑。諸將專權,或擅笞殺尚書。司隸校尉出入,民兵抵擲之。諸將或遣婢詣
省合,或自 酒啖,過天子飲,侍中不通,喧呼罵詈,遂不能止。又競表拜諸營壁民為
部曲,求其禮遺。
醫師、走卒,皆為校尉,御史刻印不供,乃以錐畫,示有文字,或不時得也。
太祖乃迎天子都許。暹、奉不能奉王法,各出奔,寇徐、揚間,為劉備所殺。[一]
董承從太祖歲余,誅。建安二年,遣謁者僕射裴茂率關西諸將誅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五 6月 27, 2003 5:42 pm

注[五]英雄記曰:趔去長安二百六十裡。
注[六]傅子曰:靈帝時 怕艄 謔翹 徑物G、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張溫
之徒,皆入錢上千萬下五百萬以買三公。顊數征伐有大功,烈有北州重名,溫有傑才,
陵能偶時,皆一時顯士,猶以貨取位,而況於劉囂、唐珍、張顥之黨乎!風俗通曰:司
隸劉囂,以黨諸常侍,致位公輔。續漢書曰:唐珍,中常侍唐衡弟。張顥,中常侍張奉
弟。
注[七]魏書曰:卓使司隸校尉劉囂籍吏民有為子不孝,為臣不忠,為吏不清,為弟
不順,有應此者皆身誅,財物沒官。於是愛憎互起,民多冤死。
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書僕射士孫瑞、卓將呂布共謀誅卓。是時,天子有疾新癒,
大會未央殿。布使同郡騎都尉李肅等,將親兵十余人,偽著燱士服守掖門。布懷詔書。
卓至,肅等格卓。卓驚呼布所在。布曰“有詔”,遂殺卓,夷三族。主簿田景前趨卓屍,
布又殺之;凡所殺三人,余莫敢動。[一]長安士庶咸相慶賀,諸阿附卓者皆下獄死。[二]

注[一]英雄記曰:時有謠言曰:“千裡 ,何青青,十日卜,猶不生。”又作董逃
之歌。又有道士書布為“呂”字以示卓,卓不知其為呂布也。卓當入會,陳列步騎,自
營至宮,朝服導引行其中。馬躓不前,卓心怪欲止,布勸使行,乃衷甲而入。卓既死,
當時日月清淨,微風不起。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文章 peter_zhong » 週五 6月 27, 2003 5:42 pm

注[四]九州春秋曰:卓初入洛陽,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不為遠近所服;率四
五日,輒夜遣兵出四城門,明日陳旌鼓而入,宣言雲“西兵復入至洛中”。人不覺,謂
卓兵不可勝數。
先是,進遣騎都尉太山鮑信所在募兵,適至,信謂紹曰:“卓擁強兵,有異志,今
不早圖,將為所制;及其初至疲勞,襲之可禽也。”紹畏卓,不敢發,信遂還鄉裡。
於是以久不雨,策免司空劉弘而卓代之,俄遷太尉,假節鉞虎賁。遂廢帝為弘農王。
尋又殺王及何太後。立靈帝少子陳留王,是為獻帝。[一]卓遷相國,封趔侯,讚拜不名,
劍履上殿,又封卓母為池陽君,置家令、丞。卓既率精兵來,適值帝室大亂,得專廢立,
據有武庫甲兵,國家珍寶,威震天下。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睚?之隙必報,
人不自保。[二]嘗遣軍到陽城。時適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斷其男子頭,駕其車
牛,載其婦女財物,以所斷頭系車轅軸,連軫而還洛,雲攻賊大獲,稱萬歲。入開陽城
門,焚燒其頭,以婦女與甲兵為婢妾。至於奸亂宮人公主。其兇逆如此。

注[一]獻帝紀曰:卓謀廢帝,會鏦臣於朝堂,議曰:“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
為治。今皇帝?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陳留王,何如?”
尚書盧植曰:“案尚書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宮。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過千余,
故霍光廢之。
今上富於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之比也。”卓怒,罷坐,欲誅植,侍中蔡邕勸之,
得免。
九月甲戌,卓復大會鏦臣曰:“太後逼迫永樂太後,令以憂死,逆婦姑岑均A無孝
順之節。
天子幼質,軟弱不君。昔伊尹放太甲,霍光廢昌邑,著在典籍,僉以為善。今太後
宜如太甲,皇帝宜如昌邑。陳留王仁孝,宜即尊皇祚。”獻帝起居注載策曰:“孝靈皇
帝不究高宗眉壽之祚,早棄臣子。皇帝承紹,海內側望,而帝天姿輕佻,威儀不恪,在
喪慢惰,衰如故焉;兇德既彰,淫穢發聞,損辱神器,忝污宗廟。皇太後教無母儀,統
政荒亂。永樂太後暴崩,?論惑焉。
三綱之道,天地之紀,而乃有闕,罪之大者。陳留王協,聖德偉茂,規矩邈然,豐
下兌上,有堯圖之表;居喪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聲美稱,天下
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可以承宗廟。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後還政。”尚書讀冊
畢,鏦臣莫有言,尚書丁宮曰:“天禍漢室,喪亂弘多。昔祭仲廢忽立突,春秋大其權。
今大臣量宜為社稷計,誠合天人,請稱萬歲。”卓以太後見廢,故公卿以下不布服,會
葬,素衣而已。
注[二]魏書曰:卓所願無極,語賓客曰:“我相,貴無上也。”英雄記曰:卓欲震
威,侍御史擾龍宗詣卓白事,不解劍,立撾殺之,京師震動。發何苗棺,出其屍,枝解
節棄於道邊。
又收苗母舞陽君殺之,棄屍於苑枳落中,不復收斂。
初,卓信任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等,用其所舉韓馥、劉岱、孔□、*(張資)**
[張咨]*、張邈等出宰州郡。而馥等至官,皆合兵將以討卓。卓聞之,以為毖、瓊等通情
賣己,皆斬之。
[一]

注[一]英雄記曰:毖字仲遠,武威人。瓊字德瑜,汝南人。謝承後漢書曰:伍孚字
德瑜,少有大節,為郡門下書佐。其本邑長有罪,太守使孚出教,敕曹下督郵收之。孚
不肯受教,伏地仰諫曰:“君雖不君,臣不可不臣,明府奈何令孚受教,敕外收本邑長
乎?更乞授他吏。”
太守奇而聽之。後大將軍何進辟為東曹屬,稍遷侍中、河南尹、越騎校尉。董卓作
亂,百僚震栗。孚著小鎧,於朝服裡挾佩刀見卓,欲伺便刺殺之。語闋辭去,卓送至合
中,孚因出刀刺之。卓多力,退卻不中,即收孚。卓曰:“卿欲反邪?”孚大言曰:
“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亂國篡主,罪盈惡大,今是吾死日,故來誅奸賊
耳,恨不車裂汝於市朝以謝天下。”
遂殺孚。謝承記孚字及本郡,則與瓊同,而致死事乃與孚異也,不知孚為瓊之別名,
為別有伍孚也?蓋未詳之。
河內太守王匡,遣泰山兵屯河陽津,將以圖卓。卓遣疑兵若將於平陰渡者,潛遣銳
?從小平北渡,繞擊其後,大破之津北,死者略盡。卓以山東豪傑並起,恐懼不寧。初
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長安。焚燒洛陽宮室,悉發掘陵墓,取寶物。[一]卓至西京,
為太師,號曰尚父。
乘青蓋金華車,爪畫兩滆,時人號曰竿摩車。[二]卓弟

peter_zhong
究級玩家
究級玩家
文章: 7719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01 8:00 am

三國志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

文章 peter_zhong » 週五 6月 27, 2003 5:41 pm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也。[一]少好俠,嘗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後歸耕於
野,而豪帥有來從之者,卓與俱還,殺耕牛與相宴樂。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
千余頭以贈卓。
[二]漢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歛,左右馳
射。為軍司馬,從中郎將張奐征並州有功,拜郎中,賜縑九千匹,卓悉以分與吏士。遷
廣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免。征拜並州刺史、河東太守,[三]遷中郎將,
討黃巾,軍敗抵罪。韓遂等起涼州,復為中郎將,西拒遂。於望垣硤北,為羌、胡數萬
人所圍,糧食乏絕。
卓偽欲捕魚,堰其還道當所渡水為池,使水

回覆文章

回到「Royal Knight公會」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 位訪客